己二酸二丁酯
己二酸二丁酯

中文名:己二酸二丁酯
英文名:DIBUTYL ADIP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报告:己二酸二丁酯 (Dibutyl Adipat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butyl Adipate
化学名称: 己二酸二丁酯
CAS号: 105-99-7
分子式: C₁₄H₂₆O₄
分子量: 258.36 g/mol
来源与生产
己二酸二丁酯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 主要原料:己二酸 + 正丁醇
- 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如硫酸或对甲苯磺酸)
- 工艺条件:高温(150-200°C)下脱水反应
- 精制方法:真空蒸馏去除未反应原料及副产物 (来源:有机合成工艺学标准流程)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非活性溶剂成分,其主要功能集中于配方技术层面: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改善产品铺展性 | 降低表面张力,增强流动性 | 强证据 | 流变学测试显示黏度降低30-50% (依据:J. Cosmet. Sci., 2005) | 1-15% |
增强防晒剂溶解 | 非极性溶剂作用 | 强证据 | 溶解Avobenzone能力达25% w/w (依据:Int J Pharm, 2010) | 3-20% |
减少黏腻感 | 快速挥发与低残留特性 | 中等证据 | 感官评估显示黏腻感评分降低40% (依据:厂商内部测试) | 5-12% |
"皮肤柔润" | 物理性填充角质间隙 | 弱证据 | 体外模型显示瞬时平滑效果 (注:无长期改善数据) | - |
详细作用机制说明:
作为非极性酯类溶剂,其分子结构(C14直链酯)赋予低极性和中等挥发性:
- 铺展机制:破坏配方分子间氢键,降低体系黏度
- 挥发性:沸点305°C,在皮肤温度下缓慢挥发,残留量<5%
- 溶解特性:汉森溶解度参数 δd=16.3, δp=4.1, δh=5.2 (MPa1/2)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特性类别 | 参数 | 数值/描述 |
---|---|---|
物理性质 | 外观 |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
密度 (25°C) | 0.965 g/cm³ | |
折光指数 (20°C) | 1.435-1.445 | |
化学特性 | 酯键稳定性 | pH 3-9稳定,强碱水解 |
氧化稳定性 | Rancimat诱导期>20h (110°C) | |
功能基团 | 分子特征 | 双酯基 (-COO-),C6直链烷基间隔 |
结构-功能关系
- 碳链长度:C4丁基提供挥发性平衡
- 对称结构:己二酸对称性增强结晶稳定性
- 低极性:log P=4.2,预测皮肤渗透率低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领域
- 防晒产品:溶解有机紫外线吸收剂
- 彩妆:唇膏/睫毛膏增塑剂
- 护肤乳液:降低黏腻感
- 卸妆产品:溶解色素与油脂
协同成分
- 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善挥发性平衡
- 与二氧化钛:降低粉体团聚
- 与聚合物成膜剂:增强柔韧性
配方技术要点
- 添加浓度通常为3-15%
- 避免与强碱性成分(如pH>10的皂基)配伍
- 在含乙醇体系中可增强溶解力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15%)(参考:CIR 2019最终报告)
- 致痘性:Comedogenicity Index=1(低风险)
- 眼刺激性:兔眼测试Draize评分=2.3(轻度)
毒理学数据
- LD50(大鼠经口):>5,000 mg/kg
- 皮肤致敏率(HRIPT):<0.5%
- 无证据显示内分泌干扰作用
适用人群警示
- 适用:多数肤质,油性皮肤优选
- 慎用:脂溢性皮炎急性期
- 禁用:已知酯类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功能性溶剂:高端防晒/彩妆配方
- "轻盈质地"宣称的关键支撑成分
- 替代争议性成分(如邻苯二甲酸酯类)
消费者认知特点
- 认知度低(<15%消费者识别)
- 常与保湿剂混淆(注:无实际保湿功效)
- "无硅油"配方中的隐性替代成分
宣称策略分析
- 合理宣称:"改善使用感"、"增强防护力"
- 过度宣称:"抗衰老"、"修复屏障"(缺乏机制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优势:高效溶解性/低黏腻感/高安全性
- 局限:无生物活性功能
- 技术地位:配方工程师的"工作马"成分
未来发展趋势
- 生物基己二酸二丁酯开发(可再生原料)
- 与纳米载体技术的结合应用
- 在无水配方中的渗透增强作用研究(注:初步体外数据)
研究空白
- 长期皮肤微生态影响评估
- 真实使用场景下的透皮行为
- 环境累积效应(Log Kow=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