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三环癸烷二甲醇共聚物

己二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三环癸烷二甲醇共聚物

己二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三环癸烷二甲醇共聚物
中文名:己二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三环癸烷二甲醇共聚物
英文名:ADIPIC ACID/FUMARIC ACID/PHTHALIC ACID/TRICYCLODECANE DIMETHANOL COPOLYMER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己二酸/富马酸/邻苯二甲酸/三环癸烷二甲醇共聚物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Adipic Acid/Fumaric Acid/Phthalic Acid/Tricyclodecanedimethanol Copolymer

化学分类

合成高分子共聚物

原料来源与生产

通过以下单体缩聚反应合成:

  • 己二酸 (脂肪族二元酸)
  • 富马酸 (不饱和二元酸)
  • 邻苯二甲酸 (芳香族二元酸)
  • 三环癸烷二甲醇 (刚性脂环二醇单体)

生产工艺涉及高温催化酯化与缩聚反应(来源:聚合物合成化学原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成膜定型 在表面形成连续透气膜,通过物理交联固定造型 强 (实验证实) 形成高弹性膜体,Tg≈80°C(依据:动态机械分析) 1-5%
光泽提升 平滑表面光折射 + 膜层均匀性 中 (实验室验证) 光泽度提升15-25%(vs对照组)(依据:分光光度计测量) 2-8%
耐湿性 疏水性脂环结构阻隔水分子渗透 强 (体外验证) 吸水率<5%(RH 80%)(依据:动态蒸汽吸附) 3-10%
"修复分叉" 物理性暂时粘合角质层 弱 (理论推测) 无结构修复证据(注:此宣称缺乏细胞水平证据)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结构要素 功能基团 分子特性 对产品影响
己二酸单元 -(CH2)4-柔性链 增强链段柔韧性 抗断裂性↑,触感柔软
富马酸单元 反式-C=C-双键 提供交联位点 耐水性↑,成膜稳定性↑
邻苯二甲酸单元 苯环刚性结构 增加分子刚性 定型力↑,抗塌陷性↑
三环癸烷二甲醇 笼状脂环 空间位阻效应 耐热性↑(Td>200°C)
整体特性:分子量20k-50k Da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80°C | 溶解度参数δ≈10.5 (cal/cm3)1/2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定型产品:发胶(8-15%),发蜡(5-12%)
  • 长效彩妆:睫毛膏(3-8%),眼线液(4-10%)
  • 护肤增效:防晒霜(1-3%),晚霜(0.5-2%)

增效协同组合

  • + 挥发性硅油:加速成膜,降低粘腻感
  • + 丙烯酸酯共聚物:增强耐摩擦性(协同指数1.8)
  • + 聚季铵盐:抗静电+柔顺双效(依据:Zeta电位测定)
  • + 二氧化钛:提升防晒剂分散稳定性

配方注意事项

pH适用范围4.0-8.0 | 乙醇溶剂体系最佳 | 避免与高浓度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使用浓度≤15%(参考:CIR 2019年评估报告)
  • 致敏性:临床测试阴性(n=200)
  • 眼刺激性:兔眼试验轻微刺激(5%溶液)

适用人群

  • 推荐:需长效定型者 | 油性皮肤(控油辅助)
  • 谨慎使用:特应性皮炎患者 | 眼周敏感区
  • 禁用:邻苯二甲酸酯过敏史者

生态毒理

生物降解率<20%(OECD 301B) | 水生物EC50>100mg/L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定型产品核心成分(市占率32%)
  • "无丙烯酸盐"宣称的替代方案
  • 男士理容产品增稠剂(2020-2023增长45%)

消费者感知

积极反馈:定型持久性(78%) | 质地轻盈感(65%)
争议点"邻苯二甲酸"引发的安全误解(注:与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化学结构不同)

市场趋势

2023年新品应用增长22% | 亚太地区需求年增15% | 可持续原料替代压力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多重单体协同的优异成膜性能
  • 耐湿/耐热性超越传统丙烯酸树脂
  • 宽pH稳定性简化配方设计

发展局限

  • 生物降解性差引发环境关切
  • 原料成本高于PVP共聚物40%
  • 皮肤活性功效证据不足

研究方向

  • 绿色化学:开发生物基三环癸烷二甲醇
  • 功能拓展:接枝抗氧化基团(-OH/-NH2)
  • 递送系统:利用笼形结构包载活性物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