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癸二醇

1,10-癸二醇

1,10-癸二醇
中文名:1,10-癸二醇
英文名:1,10-DECANEDIO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成分详细分析

1,10-癸二醇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1,10-Decanediol

化学结构

线性脂肪族二元醇,化学式:C10H22O2

来源与制备

  • 合成来源:通过癸二酸或癸二醇衍生物的催化氢化反应制备 (参考: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7)
  • 天然来源:微量存在于某些植物蜡中,但商业应用均为合成品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活性特性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菌/防腐增效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增强传统防腐剂渗透性 强(体外及临床验证) 对痤疮丙酸杆菌MIC值≤0.5%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0.1-1.0%
角质调节 通过氢键作用软化角质层蛋白 中等(离体皮肤模型) 3%浓度可降低角质层硬度达27% (参考: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8) 1-5%
抗氧化增效 可能通过稳定自由基链式反应 理论推测 *注:仅与特定抗氧化剂复配时观察到协同效应 (来源:厂商内部测试)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脂肪族二元醇 1,10-癸二醇 熔点:72-74℃,logP:2.1(中等亲脂性)
相关衍生物 癸二醇单酯 通常作为合成中间体出现

分子特性与皮肤渗透

  • 分子量:174.28 g/mol(符合透皮吸收理论阈值)
  • 氢键能力:2个羟基提供强水合作用
  • 渗透深度:主要停留在角质层,系统性吸收未检测到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痤疮治疗产品:与辛酰甘氨酸、锌盐复配
  • 防腐增效系统:减少传统防腐剂用量30-50%
  • 膏霜基质:作为结晶调节剂使用

已验证的协同组合

  • 苯氧乙醇+1,10-癸二醇:对绿脓杆菌抑制效果提升4倍
  • 水杨酸+1,10-癸二醇:角质溶解效率提高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评估

  • CIR评级:1(安全)(参考:CIR 2019年度报告)
  • 皮肤刺激性:浓度≤5%时未见明显刺激
  • 眼刺激:避免接触黏膜

适用人群

  • 油性/痤疮皮肤:优先推荐
  • 敏感肌:需进行斑贴测试
  • 孕妇:无明确禁忌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宣称重点:"温和抗菌"、"无传统防腐剂"
  • 价格区间:中高端功能性护肤品

消费者调查

在宣称"防腐替代"的产品中,68%消费者认为比传统防腐体系更安全 (来源:2022年欧洲消费者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多功能性(防腐+角质调节)
  • 良好的配方兼容性

研究空白

  • 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
  • 不同种族皮肤敏感性差异数据不足

未来方向

开发基于1,10-癸二醇的全绿色防腐系统,结合生物发酵技术优化生产路线。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