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壬二醇

1,9-壬二醇

1,9-壬二醇
中文名:1,9-壬二醇
英文名:1,9-NONANEDIOL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1,9-壬二醇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1,9-Nonanediol (1,9-壬二醇)

化学结构

线性脂肪族二醇,分子式:C9H20O2,结构简式:HO(CH2)9OH

来源与制备

  • 合成来源:主要通过石油化工原料(如壬烯)经氧化或氢化反应合成 (参考:Industrial Organic Chemistry, 2017)
  • 生物来源:暂无已知大规模生物发酵制备途径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剂 通过羟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强角质层水合作用 ★★★☆☆ (体外及模型证实) 在离体皮肤模型中显示水合能力优于甘油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1-5%
溶剂/促渗剂 破坏角质层脂质有序结构,增强亲脂性成分渗透 ★★☆☆☆ (体外研究为主) 与丙二醇相比显示出对咖啡因渗透的2倍增强效果 (依据: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8) 3-8%
抗菌辅助 可能通过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实现 ★☆☆☆☆ (初步研究)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微弱抑制作用(MIC>10%) (注:此宣称缺乏临床验证) 未确定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脂肪族二醇 1,9-壬二醇
  • 分子量:160.25 g/mol
  • 熔点:45-48°C
  • log P:1.38 (中等亲脂性)
  • 溶解度:水溶性1.2 g/L (25°C)

结构活性关系

  • 碳链长度:9碳长度优化了皮肤亲和性与渗透性平衡
  • 羟基位置:1,9位对称分布增强分子稳定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乳液/霜剂:作为多功能载体 (浓度2-5%)
  • 精华液:促渗基质 (浓度3-8%)
  • 清洁产品:辅助增溶作用 (浓度1-3%)

典型协同成分

  • 保湿协同:透明质酸、神经酰胺
  • 促渗协同:卵磷脂、油酸
  • 稳定性注意:避免与强氧化剂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使用浓度≤10%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9)
  • 皮肤刺激性:浓度>5%可能引起轻微刺痛
  • 致敏性:未报告显著致敏案例

适用肤质

  • 推荐:中性至干性皮肤
  • 谨慎使用:敏感性皮肤建议浓度≤3%
  • 禁忌:开放性伤口区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 定位:功能性溶剂/保湿剂替代选择
  • 价格区间:中端原料 (约$25-40/kg)
  • 宣称趋势:多强调"长效保湿"与"促吸收"概念

消费者认知分析

  • 认知度:专业成分爱好者认知为主
  • 常见误解:与1,3-丙二醇功效混淆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兼具保湿与促渗的双重功能
  • 良好的配方兼容性
  • 明确的安全使用历史

研究空白

  • 长期使用效果评估不足
  • 与其他促渗剂的对比研究有限

发展建议

  • 开发生物基制备路线
  • 探索与肽类活性物的协同配方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