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酸二异辛酯
己二酸二异辛酯

中文名:己二酸二异辛酯
英文名:DIISOOCTYL ADIP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肌肤调理,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己二酸二异辛酯 (Diethylhexyl Adipat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ETHYLHEXYL ADIPATE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
化学名称与同义名
- 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 (Bis(2-ethylhexyl) adipate)
- DEHA
- Adipic acid di(2-ethylhexyl) ester
- DOA (Diocyl adipate)
来源与生产
通过己二酸与2-乙基己醇在酸性催化剂(如硫酸、对甲苯磺酸)作用下的酯化反应合成:
HOOC-(CH₂)₄-COOH + 2 CH₃(CH₂)₃CH(C₂H₅)CH₂OH → [CH₃(CH₂)₃CH(C₂H₅)CH₂OOC]-(CH₂)₄-[COOCH₂CH(C₂H₅)(CH₂)₃CH₃]
(标准化学合成工艺)
物理形态与特性
- 外观:澄清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
- 气味:几乎无味或轻微特征性气味
- 溶解性:易溶于乙醇、异丙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 粘度:约10-15 mPa·s (25°C) (低粘度特性)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非功能性成分,主要发挥物理性作用,无直接生物活性: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填充角质层间隙,减少水分蒸发,增加皮肤光滑度 | 充分证实 | 通过降低表面张力改善铺展性,形成非封闭性薄膜 | 1-20% |
溶剂/载体 | 溶解油溶性活性物(如维A醇、防晒剂) | 充分证实 | 极性(0.1)与碳链结构支持中等溶解能力 | 5-30% |
粘度调节剂 | 降低配方粘度,改善流动性 | 充分证实 | 低分子量(370.57g/mol)与线性结构降低内摩擦 | 3-15% |
"促进活性物渗透" | 理论推测:可能暂时改变角质层脂质排列 | 有限证据 | 体外研究显示弱促渗作用,但弱于专有促渗剂 | 无可靠数据 |
"抗衰老辅助" | 仅通过改善活性物递送间接实现 | 厂商宣称 | 无直接证据支持其抗衰老生物活性 | 不适用 |
详细机制说明:
作为极性酯类,其润肤机制区别于矿物油:分子中的酯键(-COO-)可与角质层角蛋白微弱结合,同时烷基链(C8)填充脂质间隙,形成透气性薄膜。这种"半闭塞"特性使其适用于油性皮肤配方(依据:皮肤屏障功能研究)。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属性 | 特征值 | 化妆品意义 |
---|---|---|
分子式 | C22H42O4 | 中等分子量酯类 |
分子量 | 370.57 g/mol | 易铺展,无残留感 |
酯键数量 | 2 | 提供极性,影响溶解性能 |
碳链结构 | 直链己二酸基 + 支链2-乙基己基 | 平衡铺展性与稳定性 |
极性 | 中等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4) | 兼容硅油与植物油 |
氧化稳定性 | 高 (碘值<1) | 延长产品保质期 |
关键化学特性
- 水解稳定性:优于邻苯二甲酸酯(pH 3-9稳定)(加速稳定性测试)
- 挥发性:极低(沸点>200°C)
- 折光指数:1.446-1.448(25°C)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作为化学防晒剂载体(如阿伏苯宗)
- 彩妆:唇膏/睫毛膏增塑剂,防结块
- 护肤乳液:调节粘度,改善涂抹性
- 卸妆产品:溶解彩妆色素
关键协同成分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协同降低粘度,增强丝滑感
- 异十二烷:提升挥发性活性物稳定性
- 聚二甲基硅氧烷:改善防水膜连续性
- 二氧化钛:帮助分散无机防晒剂
配方技术优势
- 降低合成酯类配方的"蜡感"
- 增强硅油与植物油的相容性
- 减少乳化剂用量(自乳化特性)
- 提高低温稳定性(凝固点-70°C)(配方冻融测试)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浓度≤35%)(CIR 2018年最终报告)
- 致痘性:低(comedogenic rating 1-2/5)
- 眼刺激:轻微(兔眼测试)
- 皮肤渗透:<2%透皮吸收(体外模型)
适用人群
- 推荐:油性/混合性皮肤 • 敏感性皮肤(经测试)
- 谨慎使用:酯类过敏史者(罕见)
- 孕妇/哺乳期:无风险证据(但建议配方整体评估)
使用限制
- 欧盟/中国/美国:化妆品中无限量要求
-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配伍(可能水解)
- 塑料包装相容性测试建议(可能溶胀某些塑料)
生态毒理数据:
生物降解性:28天降解率>60%(OECD 301B)
水生毒性:虹鳟鱼LC50>100mg/L(低危害)(依据:REACH注册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中高端合成酯替代品:取代邻苯二甲酸酯类
- "无硅油"配方关键组分
- 宣称"轻质感"产品的核心技术
消费者认知特点
- 低认知度:常被归为"酯类"或"柔润剂"
- 成分党关注点:致痘风险 • 来源可持续性
- 营销热点:"快速吸收" • "不油腻" • "无残留"
市场趋势
- 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6.2%(防晒与彩妆驱动)
- 生物基版本开发中(使用植物源2-乙基己醇)(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 与挥发性硅油竞争市场份额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总结
- 多功能物理性成分:润肤/增溶/粘度调节三位一体
- 安全性记录优良:30年以上应用历史
- 配方兼容性优势:广泛适用于各类剂型
技术局限性
- 无直接皮肤生物学功效
- 对高极性活性物溶解能力有限
- 可持续性挑战(石油基原料)
未来发展方向
- 生物基己二酸二异辛酯商业化(降低碳足迹)
- 与新型促渗剂复配体系开发
- 在无水配方中作为连续相的应用拓展
- 微乳液技术中的关键油相组分研究
结论: 作为性能均衡的合成酯,己二酸二异辛酯在提供轻盈肤感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但需避免过度功效宣称。其未来发展将聚焦于可持续性提升与配方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