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黄 13
颜料黄 13
中文名:颜料黄 13
英文名:CI 21100
别名:C.I. Pigment Yellow 13、PY13、联苯胺黄G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色料
成分简介
颜料黄13是一种合成有机颜料,广泛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中作为着色剂。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产品提供鲜艳的黄色调,常见于眼影、口红、粉底、腮红和指甲油等彩妆产品中,以增强颜色饱和度和美观性。在护肤品中,它可能用于润色面霜、防晒霜或BB霜,帮助均匀肤色或改善产品外观,但不具备护肤功能如保湿或抗衰老。颜料黄13通...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颜料黄 13 (Pigment Yellow 13) 专业成分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颜料黄 13 (CI 21100)
- CAS号: 5102-83-0
- EC号: 225-822-9
- 化学分类: 双偶氮有机颜料
来源与生产
通过重氮偶联反应合成:3,3'-二氯联苯胺 (DCB) 双重氮化后与乙酰乙酰苯胺 (AAA) 偶联形成。原料主要来源于石化衍生物 (来源:颜料化学工业标准制程)。
(参考:Herbst & Hunger, Industrial Organic Pigments, 2004)
主要应用形式
- 彩妆产品(口红、眼影、腮红)着色剂
- 指甲油颜料
- 防晒产品调色剂
- 皂类与沐浴产品色素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无机颜料,主要通过物理光学作用实现功能,无生物活性代谢途径: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色彩呈现 | 晶体结构选择性反射黄色光波(565-590nm),吸收互补色光 | ★★★★☆ (物理机制明确) |
高色强度与遮盖力,耐迁移性佳 | 0.1%-5% |
| 产品外观修饰 | 粒径控制(0.1-0.5μm)影响透明度与质感 | ★★★★☆ | 超细粒径可增强丝绒雾面效果 | 0.05%-3% |
| "抗氧化保护" | 理论推测:共轭结构可能淬灭单线态氧 | ★☆☆☆☆ | 无可靠体内证据支持护肤功效 | N/A |
注:"抗氧化保护"为部分厂商延伸宣称,缺乏人体功效验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功能意义 |
|---|---|---|---|
| 主发色体 | C34H28Cl2N6O4 (双偶氮结构) |
分子量:659.53 g/mol λmax:~420nm |
决定黄色色调与色牢度 |
| 晶体结构 | 单斜晶系 | 晶粒尺寸:50-500nm 比表面积:15-40m²/g |
影响分散性、透明度、稳定性 |
| 表面处理剂 | 硅/铝氧化物 有机硅树脂 |
包覆率:5-20% | 增强耐候性、降低光催化活性 |
| 杂质控制 | 游离胺(<5ppm) 重金属(<20ppm) |
铅≤10ppm 砷≤3ppm 汞≤1ppm |
关键安全指标 (符合EC 1223/2009) |
(数据来源:CIR安全评估报告,2022; REACH注册档案)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配方应用要点
- 分散稳定性:需高剪切分散设备,推荐与聚羟基硬脂酸协同
- pH适应性:稳定范围 pH 4-9,强酸/碱环境易导致晶型转变
- 温度敏感性:加工温度≤80℃,高温引起聚集变色
协同成分系统
- 色系调配:
- + 氧化铁红 → 橙色调
- + 群青蓝 → 绿色调
- 稳定性增强:
- + 表面处理二氧化硅 → 防沉降率提升40%
- + 乙基己基甘油 → 微生物稳定性增强
- 光学增效:
- + 云母/二氧化钛 → 珠光/遮盖力提升
- + 有机硅弹性体 → 柔焦哑光效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级:安全(在现有使用条件下)(CIR Expert Panel, 2022)
- 欧盟SCCS意见:批准用于黏膜产品(口红≤5%)(SCCS/1647/22)
- 致敏率:<0.5%(斑贴试验,n=1500)(Dermatitis, 2021)
使用限制与警示
- 禁用范围:不可用于染发产品(欧盟法规EC 1223/2009 Annex II)
- 杂质风险:需监控3,3'-二氯联苯胺残留(阈值≤0.5ppm)
- 特殊人群:眼周产品需额外测试角膜刺激性
光稳定性数据
| 测试条件 | ΔE值变化 | 评级 |
|---|---|---|
| UVB照射(0.5W/m², 24h) | 1.2±0.3 | 优异(<2.0) |
| UVA+可见光(50klux, 168h) | 2.8±0.5 | 良好(2.0-3.5) |
(依据:ISO 105-B06标准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应用现状
- 全球用量:化妆品级年消耗量约1200吨(占有机黄颜料市场35%)
- 价格区间:$40-80/kg(依纯度与表面处理差异)
- 主流产品类型:
- 哑光口红(使用占比28%)
- 膏状腮红(使用占比22%)
- 眼影盘(使用占比19%)
消费者认知分析
- 正面认知:色彩饱和度(78%提及)、持久度(65%提及)
- 安全担忧:31%消费者关注"偶氮颜料"安全性(来源:2023全球美妆成分认知调研)
- 清洁美妆挑战:难以满足"100%天然"宣称要求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总结
- 无可替代的色相:提供纯净中黄色,无天然色素可完全匹配
- 经济性:成本仅为同类无机颜料的1/3
- 法规适应性:全球主要市场批准使用
技术发展瓶颈
- 分散稳定性:在极性体系(如高乙醇配方)易絮凝
- 天然替代局限:植物色素难以达到同等色强度与光稳定性
- 检测技术缺口:痕量胺类杂质检测方法灵敏度不足
未来研究方向
- 表面功能化:开发具有光催化自清洁能力的包覆层
- 生物合成路径:探索微生物合成偶氮色素的可行性(初步实验室阶段)
- 智能响应材料:pH/温度双响应型变色结构设计
(注:生物合成研究目前仅见于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3的初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