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 -8’-酸乙酯)

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 -8’-酸乙酯)

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 -8’-酸乙酯)
中文名: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 -8’-酸乙酯)
英文名:CI 40825
别名:E160f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8’-酸乙酯)是一种合成色素,源自β-胡萝卜素,常用作着色剂在护肤和化妆品中。在化妆品中,它主要提供橙色到红色的色调,用于产品如口红、腮红、眼影和粉底,以增强视觉吸引力和均匀肤色。在护肤产品中,它通常不作为活性成分,而是用于改善产品外观,使质地更悦目。此外,作...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食品橙 7(8’-apo-β-胡萝卜素 -8’-酸乙酯)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法规标识

  • INCI名称: Ethyl ester of beta-apo-8'-carotenic acid (CI 40820)
  • CAS号: 1109-11-1
  • E编码: E160f (欧盟食品添加剂编号)
  • CI编号: 40820

来源与生产

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以β-胡萝卜素为前体,经氧化裂解生成8'-apo-β-胡萝卜素-8'-酸,再与乙醇酯化形成目标化合物 (来源:JECFA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技术报告)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着色剂 通过共轭双键系统吸收可见光(440-500nm),反射橙红色光 ★★★☆☆ (充分证实) 作为脂溶性色素稳定分散于油相,提供持久着色 (依据:化妆品配方物理化学研究) 0.1-0.5%
抗氧化 理论上可淬灭单线态氧,但分子结构改变显著降低活性 ★☆☆☆☆ (微弱) 体外研究中抗氧化活性仅为β-胡萝卜素的1/10 (参考:Food Chemistry, 2009) 未确定
光保护 推测通过吸收蓝光减少氧化应激 ★☆☆☆☆ (理论推测) 缺乏皮肤模型验证,主要功能仍为着色 不适用

注: 非着色功效多为理论推测或厂商宣称,缺乏可靠人体试验证据支持。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特性类别 化学特征 对配方的影响
分子结构 C32H44O2,含9个共轭双键(比β-胡萝卜素少3个) 降低抗氧化活性,增强光稳定性
溶解性 脂溶性(log P≈12),不溶于水 需分散于油相,易与酯类溶剂兼容
稳定性 对氧敏感(需抗氧化剂保护),pH耐受范围3-9 配方中需添加BHT/BHA等稳定剂
显色特性 λmax=444nm(正己烷),呈橙红色 色调易受配方极性影响,需预分散处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彩妆产品:唇膏(提供天然橙色调)、腮红、粉底
  • 清洁产品:有色洁面皂/沐浴露(改善外观)
  • 防晒产品:辅助蓝光过滤的物理防晒剂

协同成分

  • 二氧化钛:增强色调纯净度,物理性稳定色素
  • 生育酚乙酸酯:防止氧化褪色,延长货架期
  • 红氧化铁(CI 77491):调色协同,创造珊瑚色系
  • 环五硅氧烷:优化分散性,提升涂抹顺滑度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安全(最高使用浓度0.1%于驻留产品)(依据:CIR 2018最终评估报告)
  • 致敏性:极低(无皮肤致敏报告)
  • 光毒性:未观察到(不同于某些呫吨类色素)

使用限制

  • 眼部产品:避免直接接触黏膜
  • 浓度上限:欧盟规定≤0.1%(驻留型产品)
  • 特殊人群:孕妇可用,但缺乏透皮吸收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天然宣称:作为β-胡萝卜素衍生物,满足"自然来源"需求
  • 清洁美容:替代争议合成色素(如某些偶氮染料)
  • 敏感肌适用:低刺激性优势

认知误区

  • 夸大功效厂商常错误关联β-胡萝卜素的营养功效
  • 命名混淆:消费者误认为"食品级"即具护肤功效
  • 天然误解:虽源自天然前体,实为合成改性产物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结论

  • 核心价值:安全高效的橙色着色剂,稳定性优于天然胡萝卜素
  • 功效局限:抗氧化/光保护功效缺乏可靠证据,不应作为活性成分宣传
  • 配方优势:与硅油/酯类兼容性好,色调稳定性优于胭脂虫红

研究展望

  • 透皮行为:需明确是否在皮肤内转化为视黄醇类似物
  • 蓝光防护:探索在数字防蓝光产品中的协同应用
  • 稳定性优化:开发微胶囊化技术解决氧化褪色问题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发表文献,实际应用需遵循最新法规要求。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