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酮-9

二苯酮-9

二苯酮-9
中文名:二苯酮-9
英文名:BENZOPHENONE-9
别名:
安全性: 2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防晒

成分详细分析

二苯酮-9 (Benzophenone-9)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Benzophenone-9
  • CAS号: 131-53-3
  • 化学名: 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
  • 分子式: C15H14O5

来源与历史背景

二苯酮-9是二苯酮类紫外线吸收剂家族成员,最早由美国FDA于1978年批准作为防晒剂使用(来源:Federal Register, Vol. 43, No. 166)。主要通过化学合成获得,常见于水溶性防晒配方。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UVB/UVA-II吸收 通过苯环共轭体系吸收280-330nm紫外线,发生π→π*电子跃迁 充分证实 体外光谱分析显示最大吸收峰在310nm(来源:Photochem. Photobiol., 2005) 1-5%
抗氧化辅助作用 理论上可淬灭紫外线产生的自由基 初步研究 体外实验显示有限自由基清除能力(来源: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10) 未确定
抗衰老协同作用 厂商宣称通过减少紫外线损伤间接抗老化 推测性关联 无直接人体临床证据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要活性结构 二苯甲酮骨架 摩尔质量274.27 g/mol,logP≈3.2
关键修饰基团 2,2'-二羟基和4,4'-二甲氧基 增强水溶性和光谱范围
常见杂质 未完全取代的二苯酮衍生物 需控制≤0.5%(参考:ICH Q3指南)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防晒产品: 常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联用扩展UVA-I防护
  • 防水配方: 与成膜剂如VP/二十碳烯共聚物配合使用
  • 喷雾型防晒: 利用其良好乙醇溶解性

协同成分

  • Octocrylene: 提升UVB波段覆盖
  • Tinosorb S: 互补长波UVA防护
  • 维生素E乙酸酯: 理论上增强抗氧化网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使用浓度≤10%(参考:CIR 2019评估)
  • 潜在风险:
    • 接触性皮炎发生率约0.3-1.2%(来源:Contact Dermatitis, 2015)
    • 内分泌干扰争议:体外雌激素活性EC50>10μM(来源:Toxicol. Sci., 2008)

适用人群

  • 适用: 正常皮肤、油性皮肤
  • 慎用: 过敏体质、孕期(注:基于预防性原则)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主要应用于美国市场防晒产品,在亚洲市场使用受限(来源:各国防晒剂法规差异)

消费者认知

  • 正面认知: 水溶性优势被配方师认可
  • 负面认知: 二苯酮类成分的普遍质疑

7. 总结与展望

二苯酮-9作为水溶性UVB/UVA-II吸收剂具有明确光谱特性,但面临新型防晒剂的竞争压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开发更稳定的衍生物
  • 完善皮肤渗透性评估
  • 探索与其他UV过滤器的优化组合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