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酮-5
二苯酮-5

中文名:二苯酮-5
英文名:BENZOPHENONE-5
别名:无
安全性:
2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防晒
成分详细分析
二苯酮-5 (Benzophenone-5)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Benzophenone-5 (二苯酮-5)
- 化学名: 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5-sulfonic acid
- CAS号: 6628-37-1
- 分子式: C14H12O6S
来源与生产
二苯酮-5为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苯甲酰氯与间苯二酚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后续经磺化改性引入亲水基团 (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06)。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紫外线吸收 (UVB为主) | 通过苯环共轭体系吸收UVB (280-320nm),能量转化为无害热能 | 高 (体外及配方测试证实) | 在1%浓度时对UVB的吸光度达0.8以上 (依据:FDA Sunscreen Monograph) | 1-5% |
UVA辅助防护 | 微弱吸收UVA-II (320-340nm) | 中等 (需与其他UVA滤光剂协同) | 对340nm以上波段几乎无吸收 (参考: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2008) | ≥3% |
抗氧化作用 | 理论上可淬灭自由基 | 低 (体外实验推测) | 无直接人体证据 (来源:厂商部分资料)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有机防晒剂 | 2-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5-sulfonic acid | 水溶性 (因磺酸基团),logP≈1.2 |
衍生物 | 钠盐形式 (增强稳定性) | pH敏感 (最佳稳定性pH 5-7) |
关键结构特征
- 苯甲酮骨架: 提供UV吸收核心结构
- 甲氧基取代: 增强UVB吸收效率
- 磺酸基团: 赋予水溶性,降低皮肤渗透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水性防晒产品 (尤其需高SPF值的喷雾或乳液)
- 防水型防晒的水相部分补充
- 与油溶性防晒剂复配的稳定增效系统
协同成分
- 奥克立林: 提升整体SPF值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2)
- 阿伏苯宗: 弥补UVA防护缺口
- 抗氧化剂: 如维生素E,理论上有助于维持其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法规状态
- 美国FDA: 允许使用,最高浓度10%
- 欧盟: 限用6%,需标注"含二苯酮" (参考:EU Regulation No 1223/2009)
- 中国: 准用防晒剂,限5%
潜在风险
- 接触性皮炎: 约0.3-1.2%人群报告过敏 (依据:Contact Dermatitis, 2015)
- 内分泌干扰: 体外研究显示弱雌激素活性,人体相关性未证实
- 光稳定性: 优于二苯酮-3,但长时间曝晒仍需复配稳定剂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要用于高性价比防晒体系的水相UVB防护
- 替代二苯酮-3的低渗透风险选择
消费者关注点
- "不含二苯酮" 营销对实际功效的误解
- 与二苯酮-3的混淆导致的安全性担忧
7. 总结与展望
二苯酮-5作为水溶性UVB滤光剂,在配方兼容性和成本效益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其:
- 优势: 高水溶性降低系统吸收风险,适合高SPF需求
- 局限: 单一使用防护谱窄,需科学复配
- 未来: 需更多临床研究明确其长期安全性,尤其对敏感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