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酮-2
二苯酮-2

中文名:二苯酮-2
英文名:BENZOPHENONE-2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苯酮-2 (Benzophenone-2)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Benzophenone-2 (BP-2)
- 化学名: 2,2',4,4'-Tetrahydroxybenzophenone
- CAS号: 131-55-5
- 分子式: C13H10O5
来源与生产
二苯酮-2为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苯酚与羟基苯甲酸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 (参考:Organic Synthesis Collective Volume, 1963)。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紫外线吸收 | 通过苯环共轭体系吸收UVB及短波UVA (280-340 nm),转化为热能消散 | 强(多项光谱研究证实) | 在3%浓度时对UVB的摩尔吸光系数达12,000 L·mol-1·cm-1 | 1-5% |
抗氧化 | 理论上可淬灭单线态氧(电子转移机制) | 弱(体外细胞实验) | 在人工皮肤模型中显示轻微自由基清除能力 | 未知 |
"抗衰老" | 厂商宣称通过紫外线防护间接减少光老化 | 间接关联 | 无直接证据显示对胶原降解或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结构特征 | 物理性质 | 化学稳定性 |
---|---|---|---|
羟基二苯酮衍生物 | 四羟基取代,对称结构 | 淡黄色粉末,熔点~195°C | pH 3-9稳定,遇强氧化剂分解 |
极性芳香化合物 | logP=2.1(中等亲脂性) | 微溶于水(0.1 g/L),易溶于乙醇 | 光稳定性中等,需配合稳定剂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通常与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复配增强UVB防护
- 护发产品: 用于染后护理防止颜色流失(浓度0.5-1%)
- 指甲油: 作为光稳定剂防止聚合物降解
典型协同成分
- Octocrylene: 提升整体SPF值并改善BP-2的光稳定性
- BHT: 防止氧化降解(添加量0.1-0.5%)
- 维生素E: 理论上可能协同抗氧化,但缺乏配方实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潜在风险因素
- 致敏性: 被归类为中等致敏原(欧盟SCCP/1183/08报告)
- 内分泌干扰: 体外实验显示弱雌激素活性(EC50=10-5M)(参考: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1)
- 环境累积: 水生态毒性(藻类EC50=2.1 mg/L)
法规状态与使用限制
地区 | 最大允许浓度 | 特殊限制 |
---|---|---|
欧盟 | 10% (化妆品) | 需标注"含有二苯酮" |
美国 | 非限制 | CIR评估为安全(浓度≤10%) |
日本 | 禁用 | 医药部外品禁用 |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经济型防晒: 因成本较低($15-20/kg)常用于开架产品
- 专业护色产品: 染发剂配套护理的常见成分
消费者争议
环保组织频繁质疑其生态毒性,导致部分品牌主动剔除该成分 (来源:EWG 2022年度防晒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作为第二代紫外线吸收剂,其光谱特性已充分验证,但安全争议推动行业寻找替代物(如苯基苯并咪唑磺酸)。
研发方向
- 分子修饰降低内分泌干扰活性
- 纳米载体技术提高防晒效率并减少渗透
- 生物降解性改进: 探索可酶解的酯化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