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醇

二甘醇

二甘醇
中文名:二甘醇
英文名:DIETHYLENE GLYCOL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甘醇 (Diethylene Glycol)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Diethylene Glycol (二甘醇)

化学名称: 2,2'-氧基二乙醇

CAS号: 111-46-6

分子式: C4H10O3

来源与生产

  • 主要来源: 石油化工衍生物,通过环氧乙烷的水解反应合成 (依据:Kirk-Othmer化工百科全书)
  • 工业用途: 溶剂、防冻剂、聚酯树脂原料等非化妆品领域为主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溶剂与载体 通过极性羟基基团溶解其他成分 充分证实 广泛用于工业溶剂体系 5-30%
保湿作用 理论推测: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缺乏证据 无直接皮肤保湿研究 未知
详细安全警告:

重要警示: 二甘醇在化妆品中应用存在严重安全争议,多国监管机构明确限制其使用。(参考:FDA 2007年进口警报、欧盟SCCS意见书)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二醇类 二甘醇 无色粘稠液体,沸点245℃,完全水溶性
常见杂质 乙二醇、三甘醇 需严格控制含量(依据:USP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历史应用: 20世纪早期曾作为溶剂用于某些化妆品
  • 现代替代: 已被丙二醇、甘油等更安全溶剂取代

潜在协同成分

注:以下为理论推测,实际不推荐使用

  • 与水溶性活性成分:可能增强溶解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性数据

  • 急性毒性: 大鼠口服LD50 12 g/kg (来源:ACGIH)
  • 主要风险: 代谢为草酸导致肾衰竭

监管现状

  • 欧盟: 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
  • 中国: 严格限制杂质含量
  • 美国: FDA多次发布进口警报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现状: 正规化妆品已基本淘汰该成分

  • 主要风险: 可能出现在非法添加或污染情况中
  • 消费者教育: 需警惕含该成分的假冒伪劣产品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结论: 二甘醇不具备合法的化妆品应用价值,其毒性风险远大于任何可能的功效。

行业建议:

  • 严格供应链管理,避免原料污染
  • 优先选用更安全的替代溶剂
  • 加强消费者安全警示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