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
中文名:氨基丁酸
英文名:AMINOBUTYRIC ACID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氨基丁酸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

INCI名称

  • 4-Aminobutyric Acid

来源

  • 天然来源:存在于脑组织、茶叶、发酵食品等
  • 工业制备: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参考: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2013)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舒缓抗敏 通过GABA受体调节神经信号传导,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和炎症因子释放 较强 体外实验显示能抑制IL-6和TNFα分泌 (依据: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15) 0.1-2%
改善动态纹 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导,暂时性抑制肌肉收缩 中等 临床研究显示28天使用后皱纹深度减少约30%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2-5%
促进胶原合成 可能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GABA受体 初步 体外研究显示可能增加I型胶原表达 (注:需进一步人体验证)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氨基酸衍生物 γ-氨基丁酸 分子量103.12,水溶性>50g/L (20℃)
相关化合物 GABA受体激动剂 如Muscimol等,但化妆品中禁用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衰老精华:与肽类复合
  • 舒缓面膜:配合红没药醇等

协同成分

  • 乙酰基二肽-3:增强神经信号调节
  • 烟酰胺:协同改善皮肤屏障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要点

  • CIR评估:安全浓度上限5% (参考:CIR 2016)
  • 敏感测试:建议低浓度(0.5%)开始

适用人群

  • 适合动态纹明显人群
  • 敏感肌需谨慎评估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植物肉毒素"概念推广,但实际机理不同。消费者对其安全性认知高于肉毒毒素。

7. 总结与展望

GABA在化妆品中具有明确舒缓作用和改善动态纹效果,但长期效应和渗透性仍需更多研究。未来可能向靶向递送系统发展。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