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双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氨基双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氨基双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中文名:氨基双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英文名:AMINO BISPROPYL DIMETHICON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氨基双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Aminobispropyl Dimethicone

CAS号: 待补充(需根据具体产品查询)

化学分类: 氨基改性有机硅聚合物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 通过二甲基硅氧烷与氨基丙基化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而成 (参考:有机硅化学工业合成手册)
  • 纯度等级: 化妆品级(通常要求残留单体含量<0.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柔顺调理 氨基极性基团与角质层蛋白结合,硅氧烷链形成疏水保护膜 强(多篇文献证实) 能显著降低梳理力达40%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抗静电 氨基基团中和电荷,硅氧烷链阻隔摩擦生电 中等(实验室测试证实) 在湿度30%时静电减少率>70% (内部测试数据)
"修复受损发质" 理论上可能填补毛鳞片间隙 弱(仅体外观察) *注:缺乏临床对照研究证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链结构 聚二甲基硅氧烷 分子量范围:3k-50k Da,粘度可调
改性基团 氨基双丙基 取代度5-15%,pKa≈10.5
相关杂质 环状硅氧烷(D4-D6) 含量<50ppm(化妆品级要求)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护发产品: 洗发水(0.5-2%)、护发素(1-3%)
  • 护肤产品: 乳液(0.1-0.5%)、防晒(稳定剂角色)

增效组合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增强在受损发质的沉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非离子乳化剂: 提高在油相中的分散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5%) (CIR 2016评估报告)
  • 致敏性: 极低(动物测试阴性)
  • 眼部刺激: 未稀释形式可能引起轻微刺激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受损发质、需要抗静电处理
  • 慎用: 对有机硅敏感者(罕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高端护发产品的卖点成分,常与"沙龙级护理"概念绑定。消费者调研显示:

  • 68%用户感知到"更顺滑"效果 (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调查)
  • 厂商普遍夸大其"修复"功效,存在认知偏差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被证实为优秀的调理剂,但需理性看待营销宣称。

研发方向: ① 开发更低分子量版本增强渗透性 ② 与生物多糖复合提高环保性

注:部分应用数据来自厂商资料,需更多独立研究验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