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基丙二醇

氨甲基丙二醇

氨甲基丙二醇
中文名:氨甲基丙二醇
英文名:AMINOMETHYL PROPANEDIO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氨甲基丙二醇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氨甲基丙二醇)
  • 化学名: 2-Amino-2-methyl-1,3-propanediol
  • CAS号: 115-69-5
  • 分子式: C4H11NO2

来源与生产

氨甲基丙二醇是一种合成有机化合物,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生产,常见于以下应用领域:

  • 化妆品:pH调节剂、缓冲剂、溶剂
  • 工业:化学中间体、交联剂
  • 医药:局部制剂辅料 (依据:Chemical Book数据库,2022)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pH调节与缓冲 作为有机胺类化合物,通过中和酸性或碱性成分维持配方pH稳定性 高 (多项实验室测试) 在pH 3-9范围内表现出稳定缓冲能力 0.1-1.0%
溶剂作用 极性分子结构可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 中 (物理化学性质验证) 对水杨酸等难溶成分有助溶效果 0.5-5.0%
皮肤屏障辅助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调节角质层微环境影响屏障功能 低 (体外研究) 未发现直接证据 未知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pH调节

氨甲基丙二醇的缓冲能力源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存在的氨基和羟基,可分别接受和提供质子。研究显示其在化妆品常用pH范围内(4-7)表现尤为稳定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有机胺醇 2-Amino-2-methyl-1,3-propanediol 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25℃时>50g/100ml),熔点109-112℃
衍生物 AMP-acrylates交联聚合物 用于美发产品的成膜剂 (来源:化妆品原料手册)

结构特性

  • 双官能团结构: 同时含氨基(-NH2)和双羟基(-OH)
  • 立体位阻效应: 甲基取代导致空间位阻,影响反应活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pH敏感配方: 维生素C精华、α-羟基酸产品
  • 难溶活性物体系: 水杨酸祛痘产品
  • 染发剂: 作为碱性调节剂

协同成分

  • 酸性活性物: 与水杨酸、甘醇酸等形成可溶性盐
  • 螯合剂: 与EDTA二钠共同稳定配方
  • 多元醇: 与甘油、丙二醇增强保湿性能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1-5%浓度范围内安全 (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皮肤刺激性: 浓度>5%可能引起轻微刺激
  • 致敏性: 未发现显著致敏案例

适用人群

  • 适用: 健康皮肤、油性皮肤
  • 慎用: 破损皮肤、已知对胺类敏感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氨甲基丙二醇在市场上的定位主要为:

  • 功能性辅料: 极少作为主要营销成分
  • 专业认知: 配方师重视其技术价值
  • 消费者认知: 普遍不了解,常被归类为"化学添加剂"

7. 总结与展望

氨甲基丙二醇是一种多功能化妆品辅料,其核心价值在于:

  • 卓越的pH缓冲能力
  • 对难溶活性物的助溶作用
  • 良好的配方兼容性

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其衍生物在缓释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探索其在皮肤微生态调节中的潜在作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