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乙基丙二醇

氨乙基丙二醇

氨乙基丙二醇
中文名:氨乙基丙二醇
英文名:AMINOETHYL PROPANEDIOL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氨乙基丙二醇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Aminomethyl Propanol (AMP)
  • 化学名称: 2-氨基-2-甲基-1-丙醇
  • CAS号: 124-68-5
  • 分子式: C4H11NO

来源与制备

氨乙基丙二醇主要通过异丁醛与氨的催化反应合成,经蒸馏纯化后获得工业级或化妆品级产品 (依据:有机合成工艺学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pH调节 作为有机胺类化合物,通过中和酸性成分维持配方pH稳定性 ★★★☆ (充分证实) 在pH 3-10范围内表现出高效缓冲能力 0.1-1.0%
增稠协同 与卡波姆等阴离子聚合物形成盐键,增强体系粘度 ★★★☆ (充分证实) 比传统三乙醇胺(TEA)具有更稳定的稠化效果 0.2-0.8%
"皮肤屏障修复" 可能的胺基与角质层蛋白相互作用 ★☆☆☆ (理论推测) 体外研究显示轻度影响角质层水合度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有机胺类 2-氨基-2-甲基-1-丙醇 分子量89.14,沸点165°C,pKa 9.7
衍生物 AMP-丙烯酸酯共聚物 常用于头发定型产品,提供成膜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护发产品: 定型啫喱、烫发剂pH调节 (占比0.5-2%)
  • 皮肤清洁品: 洗面奶、剃须膏的粘度控制 (0.3-1.2%)
  • 乳化体系: 与脂肪酸协同构建O/W乳液

增效组合

  • 卡波姆940: 显著提升凝胶透明度 (依据:化妆品流变学研究)
  • 月桂酸: 形成更稳定的皂基体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1.0% (参考:2016年CIR最终报告)
  • 潜在风险: 高浓度可能引起眼部刺激

适用人群

  • 避免用于破损皮肤敏感肌集中护理产品
  • 孕妇使用需谨慎 (注:缺乏专项妊娠毒性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辅助成分出现在配方中,较少单独宣传。近年部分品牌强调其"温和替代TEA"的概念 (来源:2023年EWG成分趋势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氨乙基丙二醇是经典型pH调节剂/增稠助剂,其化学稳定性优于传统胺类。未来研究可能聚焦于:

  • 与新型聚合物体系的兼容性优化
  • 潜在皮肤交互作用的机制验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