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羟丙酮

二羟丙酮

二羟丙酮
中文名:二羟丙酮
英文名:DIHYDROXYACETON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羟丙酮 (Dihydroxyacetone, DHA)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Dihydroxyacetone (二羟丙酮)
  • CAS号: 96-26-4
  • 分子式: C3H6O3
  • 分子量: 90.08 g/mol

来源与制备

二羟丙酮天然存在于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但化妆品级DHA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制备:

  • 微生物发酵法: 通过甘油发酵(如醋酸杆菌属)氧化生成 (注:此为当前主流工业化生产方法)
  • 化学合成法: 通过甘油选择性氧化或糖类降解反应制备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暂时性皮肤着色 (自晒黑效果) 与角质层氨基酸(主要为赖氨酸、精氨酸)发生Maillard反应,生成棕色聚合物( melanoidins ) 强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着色深度与DHA浓度呈正相关 (1-15%),持续3-7天 (依据:J. Soc. Cosmet. Chem., 1990) 1-15% (化妆品常用)
UV辐射间接防护 生成的色素可吸收少量UVB/UVA (SPF等效值约3-5),非替代防晒剂 中等 (体外测试证据) 仅提供轻微防护,需配合专业防晒产品 (参考: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06) N/A
抗氧化作用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Maillard反应中间产物清除自由基 弱 (仅体外研究) 注:此宣称缺乏人体临床证据支持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酮糖 二羟丙酮 (DHA) 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乙醇,pH稳定性3-7
Maillard反应产物 Melanoidins (类黑素) 棕色聚合物,着色强度取决于反应程度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自晒黑产品 (乳液、喷雾、慕斯)
  • 渐进式美黑产品 (含低浓度DHA的日常护理)
  • 专业美黑服务 (高浓度喷涂,需专业操作)

关键协同成分

  • 赤藓酮糖 (Erythrulose):延长着色持续时间,改善颜色均匀性
  • 保湿剂 (甘油/尿素):维持角质层水合度,促进反应效率
  • pH调节剂 (柠檬酸):优化Maillard反应环境 (理想pH 4-6)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 1-15%浓度用于免洗产品安全 (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0)
  • 潜在风险:
    • 吸入风险 (喷雾产品需警示)
    • 着色不均匀 (与角质层厚度相关)
    • 罕见接触过敏 (≤0.1%案例)

适用人群

  • 适用: 健康成人皮肤 (需避开黏膜/伤口)
  • 慎用: 角质异常疾病患者 (如鱼鳞病)
  • 禁用: 对DHA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核心价值: 安全替代日光浴的暂时性美黑方案
  • 主要市场: 欧美为主,亚洲市场逐渐接受

认知误区

  • 错误认知: "自晒黑产品可替代防晒" (需明确教育消费者)
  • 产品期待差异: 着色效果存在个体差异 (与角质层状态相关)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DHA是经充分验证的安全着色剂,其Maillard反应机制明确,但需加强消费者教育避免使用误区。

研究前沿: 新型DHA衍生物开发 (如缓释技术) 和精准着色控制是未来方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