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吗啉哒嗪酮
二吗啉哒嗪酮

中文名:二吗啉哒嗪酮
英文名:DIMORPHOLINOPYRIDAZINO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吗啉哒嗪酮 (Dimorpholino Pyridazinon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morpholino Pyridazinone (二吗啉哒嗪酮)
化学分类
- 杂环化合物:含氮双环结构(哒嗪酮为核心)
- 吗啉衍生物:两个吗啉环取代基
来源与生产
全合成化合物,通过哒嗪酮与吗啉的缩合反应制备 (参考:有机合成化学期刊,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 |
---|---|---|---|---|
抗氧化 | 通过电子转移中和ROS(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 | 体外研究证实 (ORAC测试) | ORAC值达8,500 µmol TE/g | 0.1%-0.5% |
皮肤屏障修复 | 可能调节丝聚蛋白降解酶活性 | 离体皮肤模型初步证据 | 减少UVB诱导的FLG降解约23% | 待确认 |
抗衰老 | 厂商宣称激活SIRT1通路 | 无公开研究支持 | 仅细胞实验数据(厂商提供) | N/A |
详细抗氧化机制:
二吗啉哒嗪酮的电子富集哒嗪环可有效捕获自由基,其还原电位(-320mV vs SHE)使其优先与超氧阴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半醌式中间体 (依据: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018)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结构 | 哒嗪酮核 | 平面共轭体系,λmax 312nm |
取代基 | N-吗啉基 (x2) | pKa=7.2,增强水溶性 |
衍生物 | 二氢还原产物 | 需避光保存防止转化 |
关键化学参数
- 分子量:278.32 g/mol
- logP:1.8 (中等亲脂性)
- 稳定性:pH 5-9稳定,光敏感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精华液 (0.2-0.8%)
- 防晒产品 (抗氧化辅助)
- 抗衰老乳霜 (需更多临床验证)
增效组合
- 维生素E:协同抗氧化,再生氧化态二吗啉哒嗪酮
- 透明质酸:补偿其保湿性不足
- 纳米包裹技术:提高光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暂未评估 (需补充数据)
- 刺激性:5%浓度下兔眼测试无刺激
- 光毒性:无报告 (但需避光储存)
适用人群注意
- 敏感肌测试:建议预先patch test
- 孕妇慎用:缺乏生殖毒性数据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抗氧化剂:替代/辅助维生素C
- 科技感营销:强调"双吗啉电子传输"概念
认知现状
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5%),多依赖品牌教育 (来源:2023年美容成分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 可靠抗氧化剂:ORAC值优于多数多酚类
- 配方友好性:良好水油平衡溶解度
未来研究方向
- 临床验证:需人体试验证实屏障修复效果
- 衍生物开发:提高光稳定性
- 机制研究:明确与Nrf2通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