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中文名: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英文名:DIHYDROXYPROPYL ARGININE HCL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Dihydroxypropyl Arginine HCl)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Dihydroxypropyl Arginine HCl
  • CAS号: 1187932-64-6 (来源:CosIng数据库)
  • 分子式: C9H20ClN4O4

来源与制备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是通过精氨酸(L-Arginine)与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随后盐酸酸化制得的水溶性衍生物 (依据:专利文献US20130236563A1)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与屏障修复
  • 通过羟基基团增强水合能力
  • 促进丝聚蛋白(Filaggrin)表达
⭐⭐⭐ (体外+临床) 3%浓度下显著提高角质层含水量(+18%, p<0.05)(参考:J Cosmet Dermatol 2019) 1-5%
抗氧化
  • 清除ROS(活性氧簇)
  • 激活Nrf2/ARE通路
⭐⭐ (体外) 减少UVB诱导的MDA生成(IC50=0.2mM)(依据:体外角质形成细胞实验) 待确认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氨基酸衍生物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
  • 分子量:292.73 g/mol
  • 溶解度:>100 g/L(水)
  • pH稳定性:3-9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配方类型

  • 保湿霜/乳液(pH 5-7)
  • 精华液(与透明质酸复配)

推荐协同成分

  • 神经酰胺:增强屏障修复效果
  • 烟酰胺:协同抗氧化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估:未发现显著刺激性(1-5%浓度)(参考:CIR 2018)
  • 眼刺激性:兔模型显示轻微刺激(R=1.2)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高端保湿"成分出现在抗衰老产品中,但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低于同类成分(如乙酰基六肽-8)。

7. 总结与展望

二羟丙基精氨酸盐酸盐在保湿修复领域具有明确价值,但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抗氧化宣称。未来可能向敏感肌修复方向拓展应用。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