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6 色淀

黄 6 色淀

黄 6 色淀
中文名:黄 6 色淀
英文名:YELLOW 6 LAK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科学评估报告:黄6色淀 (Yellow 6 Lake)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I 15985 (FD&C Yellow No. 6 Aluminum Lake)

来源与生产

完全合成偶氮化合物,通过以下工艺制备:

  • 化学合成:苯胺衍生物重氮化后与2-萘酚-6-磺酸钠偶联 (依据:FDA 21 CFR 74.2706)
  • 色淀化:水溶性染料与铝盐在碱性条件下沉淀形成不溶性复合物 (来源:JECFA Monograph 1/2012)
  • 纯度标准:未结合中间体含量 ≤0.5%,铅含量 ≤20ppm (参考:FDA色素认证规范)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机制:物理性光反射/散射,无生物活性作用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色彩呈现 颜料颗粒反射520-550nm波长可见光 充分证实 粒径(0.1-10μm)决定散射效率与色调 (依据:颜色光学原理) 0.1%-25%
"改善肤质" 无生物活性机制 仅为营销宣称 注:色彩遮盖可能产生视觉平滑假象,无实际改善作用 不适用
"抗氧化" 理论推测电子共轭结构 无实验证据 注:体外化学模型显示无显著自由基清除能力 (参考:Toxicology Reports 2020) 不适用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色素分子 6-Hydroxy-5-[(4-sulfophenyl)azo]-2-naphthalenesulfonic acid 双磺酸基偶氮结构,分子量452.37 g/mol
色淀基质 氢氧化铝/氧化铝水合物 Al2O3含量≥17%,提供载体表面
典型杂质 未反应中间体:
4-氨基苯磺酸,6-羟基-2-萘磺酸
≤0.5%,需严格监控 (依据:FDA杂质限量)
物理特性 粒径分布:0.2-3μm
晶型:无定形
比表面积40-60m²/g,密度1.5-2.0g/cm³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产品类型

  • 彩妆主导:口红(使用率85%)、腮红、眼影
  • 护理产品:有色防晒霜、润色面霜
  • 禁用领域:眼部直接使用产品(部分国家限制)

配方技术要点

  • 分散稳定性:需表面处理(硅酮/卵磷脂包覆)防止聚集
  • pH耐受:稳定范围4.0-9.0,强酸导致铝基质溶解
  • 相容性风险:遇螯合剂(EDTA)可能解离

协同成分

  • 调色增效:CI 77491(氧化铁红)混合产生橙色调
  • 稳定性提升:二氧化钛(CI 77891)提供物理屏蔽防光降解
  • 肤感优化:球形硅粉改善铺展性,减少沉淀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结论:“在现行使用浓度下安全” (参考:CIR 2016 Re-evaluation)
  • 最大允许浓度:
    • 面部产品:3%
    • 唇部产品:18%
  • 迁移性测试:皮肤渗透率<0.5% (依据:体外皮肤模型研究)

风险因素

  • 敏感人群:偶氮染料过敏者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发生率0.1-0.3%)
  • 杂质风险:苯胺类中间体需监控至ppb级
  • 区域规范:欧盟需额外标注“可能引起皮肤反应”

适用肤质与禁忌

  • 推荐:健康肌肤的彩妆应用
  • 慎用:
    • 破损皮肤
    • 严重痤疮炎症期
    • 明确染料过敏史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性价比:合成色素成本仅为天然黄色素的1/10
  • 色彩饱和度:Lab值 L*65-70, a*15-20, b*70-75(标准橙黄色)
  • 不可替代性:90%开架口红依赖其实现持久显色

消费者认知误区

  • “铝毒性”误解:色淀中铝为不可溶态,生物利用率极低 (依据:EFSA 2008评估)
  • “偶氮致癌”误传:与纺织品偶氮染料不同,化妆品级经严格纯化
  • 天然替代品局限:姜黄素等天然替代品存在光稳定性差(半衰期<2h)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

  • 无可替代的色彩性能:提供高稳定性、强遮盖力的标准橙黄色
  • 安全记录:60年应用历史,符合全球主要市场监管标准
  • 经济性:规模化生产保证供应链稳定

技术挑战

  • 粒径控制:纳米化趋势下需确保不可渗透性
  • 可持续性:合成过程碳足迹优化(现行工艺能耗:8-10kWh/kg)
  • 过敏原控制:超纯化技术降低致敏杂质

未来方向

  • 表面改性:开发聚合物包衣技术提升耐汗性
  • 生物合成路径:探索酶催化合成减少化学中间体
  • 多模态应用:结合光热特性开发智能彩妆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