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醇酸钠

甘醇酸钠

甘醇酸钠
中文名:甘醇酸钠
英文名:SODIUM GLYCOL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甘醇酸钠 (Sodium Glycol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Sodium Glycolate (甘醇酸钠)

CAS号: 2836-32-0

化学式: C2H3NaO3

来源与制备

  • 主要通过甘醇酸氢氧化钠中和反应合成制备 (标准化学合成工艺)
  • 天然来源可能性:极微量存在于某些植物中,但商业化生产均为合成 (参考:植物化学分析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作为α-羟基酸盐(AHA盐类),其作用机制主要基于:

  • 角质层解离作用:通过破坏角质细胞间离子键,促进角质脱落
  • 表皮更新加速: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
  • pH依赖性活性:在低pH环境下部分转化为甘醇酸发挥功效

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温和去角质 破坏角质细胞间桥粒连接 ★★★☆ (体外+临床) 5%浓度下显著增加角质层脱落率 (J Cosmetic Sci, 2018) 3-10%
保湿增强 促进天然保湿因子(NMF)生成 ★★☆☆ (体外+部分临床) 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皮肤水合度15% (Dermatol Res, 2020) 5-8%
抗氧化保护 可能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 ★☆☆☆ (体外初步) 体外测试显示ORAC值中等 (厂商数据待验证)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α-羟基酸盐 甘醇酸钠 水溶性盐类,pH 7-9(1%溶液)
活性代谢产物 甘醇酸 低pH环境下部分转化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温和清洁产品:pH 5.5-7的洗面奶/沐浴露
  • 免洗型护肤品:乳液/精华(需注意pH调节)

最佳协同成分

  • 其他AHA/BHA:乳酸钠、水杨酸(增强角质调节)
  • 保湿剂:甘油、透明质酸(补偿屏障暂时削弱)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要点

  • CIR评级:安全(浓度≤10%) (CIR 2019)
  • 敏感肌注意:可能引起刺痛(尤其破损皮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温和版甘醇酸"概念推广,常见于:

  • 敏感肌专用去角质产品
  • pH平衡型清洁产品

7. 总结与展望

甘醇酸钠作为甘醇酸的衍生物,在温和性配方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但活性相对降低。未来研究方向包括:

  • 与其他活性物的增效组合研究
  • 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