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醇

甘露糖醇

甘露糖醇
中文名:甘露糖醇
英文名:MANNITOL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保湿

成分详细分析

甘露糖醇 (Mannitol)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Mannitol (甘露糖醇)

CAS号: 69-65-8

化学式: C6H14O6

天然来源与工业制备

  • 天然来源: 海藻(如褐藻)、部分植物(如橄榄树、无花果)及真菌代谢产物 (依据: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015)
  • 工业制备: 主要通过氢化还原甘露糖或蔗糖水解产物(果糖-葡萄糖混合物)获得 (参考:Food Chemistry,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保湿剂 通过羟基与水分子形成氢键,降低表皮水分蒸发速率(TEWL) 强(体外+人体试验) 5%甘露糖醇可使角质层含水量提升18%(vs 基线)(依据: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6) 3-10%
抗氧化 清除羟基自由基(·OH)及超氧阴离子(O2-),抑制脂质过氧化 中等(体外研究为主) 在化学发光模型中显示相当于维生素C 60%的抗氧化能力(参考:Free Radical Research, 2012) 1-5%
屏障修复辅助 可能通过调节丝聚蛋白降解产物促进天然保湿因子(NMF)生成 理论推测 体外角质形成细胞模型显示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注:此机制基于初步细胞研究) 未确定
抗衰老 厂商宣称可"逆转皱纹" 缺乏证据 无直接人体试验数据支持抗皱效果(来源:厂商资料,需谨慎评估)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糖醇类 甘露糖醇 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66°C,易溶于水(182g/100mL, 20°C)
异构体 山梨糖醇 与甘露糖醇为同分异构体,保湿性相似但渗透压更低

关键化学特性

  • 分子量: 182.17 g/mol
  • 吸湿性: 中等(低于甘油,高于山梨糖醇)
  • 稳定性: pH 3-9范围内稳定,不耐高温(>150°C分解)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保湿霜/乳液: 通常与透明质酸、甘油复配(3-8%)
  • 喷雾类产品: 作为低刺激保湿基质(1-3%)
  • 冻干制剂: 利用其冷冻保护特性(5-15%)

典型协同组合

  • + 透明质酸: 形成"即时-持久"双重保湿网络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9)
  • + 维生素E: 协同抗氧化(自由基清除效率提升40%)
  • + 神经酰胺: 理论上有助屏障修复,缺乏临床验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最高浓度25%)(参考:CIR Final Report, 2017)
  • 致敏性: 极低(0.03%报告率)
  • 眼刺激: 无(1%溶液测试)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 敏感肌、糖尿病患者(非代谢性)
  • 慎用: 开放性伤口(可能延迟愈合)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现状

2022年全球化妆品用甘露糖醇市场规模约$28M,年增长率9.2%(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

消费者感知

  • 正面认知: "天然来源"(68%)、"温和性"(57%)
  • 误解点: 32%消费者误认为具有"抗皱"功效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甘露糖醇作为多功能化妆品成分,其保湿和抗氧化性能有可靠科学支持,但需谨慎对待部分厂商的功效夸大宣传。

研究方向

  • 亟待研究: 屏障修复机制的人体验证
  • 新兴应用: 微生物组调节潜力(初步体外证据)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