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槲寄生果提取物

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果提取物

白果槲寄生果提取物
中文名:白果槲寄生果提取物
英文名:VISCUM ALBUM (MISTLETOE) FRUI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镇静消炎

成分详细分析

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果提取物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物种背景

INCI名称: VISCUM ALBUM FRUIT EXTRACT

植物学来源: 白果槲寄生(Viscum album L.)为桑寄生科半寄生性植物,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温带地区。(依据:Flora Europaea数据库)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法: 乙醇/水混合溶剂提取(1:1比例居多)(参考: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7)
  • 物理形态: 通常为棕黄色至褐色液体或粉末
  • 活性保护: 需避光保存以防止酚类化合物降解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保护 清除ROS,激活Nrf2/ARE通路 体外研究强证据 10μg/mL浓度下DPPH清除率达87%(Food Chemistry 2019) 0.1-1%
抗炎作用 抑制NF-κB和COX-2表达 离体皮肤模型证据 降低TNF-α分泌量达62%(Phytomedicine 2020) 0.5-2%
抗衰老 可能通过抑制MMP-1 初步体外研究 UVB照射后胶原降解减少28%*注:仅单次实验数据 未知
详细作用机制补充说明:

抗氧化机制中,栎精苷迷迭香酸被证实是主要活性成分,其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0.75V和+0.82V,显著高于维生素E(+0.48V)。抗炎作用与植物特有的凝集素蛋白相关,可能通过糖基化位点阻断炎症信号传导。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酚酸类 迷迭香酸、咖啡酸 水溶性,pH 3-5稳定 抗氧化/抗炎主力
黄酮苷 栎精-3-O-葡糖苷 210nm紫外吸收 自由基清除
凝集素 Viscumin 56kDa糖蛋白 潜在免疫调节*体外研究显示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最佳载体: 水基精华(pH 4-6)
  • 兼容性警告: 避免与高浓度螯合剂(EDTA >0.3%)配伍

增效组合

  • 抗氧化协同: 维生素E(生育酚)可使活性提升1.7倍(Cosmetics 2021协同研究)
  • 抗炎增强: 与红没药醇复配时IL-8抑制率叠加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 暂未全面评估
  • 已知风险: 凝集素可能致敏(<1%案例)(Contact Dermatitis 2018)

适用人群

  • 推荐: 健康成人皮肤
  • 慎用: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理论风险警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欧洲市场将其作为"传统草药"概念推广,常见于:

  • 有机认证抗衰老产品(占比37%)(Ecovia 2022市场报告)
  • "排毒"宣称产品 *缺乏科学界定

7. 总结与展望

已验证价值: 明确的抗氧化/抗炎活性,适合敏感肌保护配方。

待解问题: 凝集素的长期皮肤安全性需更多数据,透皮吸收率研究不足。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