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白矾

白矾
中文名:白矾
英文名:ALUMEN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白矾 (Alum) 化妆品成分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本质

INCI名称: Potassium Alum (钾明矾) 或 Ammonium Alum (铵明矾)

白矾是天然存在的硫酸盐矿物,化妆品中常用其提纯后的晶体形式。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 火山岩沉积或铝矿氧化产物 (依据:矿物学文献)
  • 工业制备: 硫酸铝与硫酸钾/铵反应结晶 (参考:化工生产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收敛作用 通过蛋白质凝固收缩毛孔,降低皮脂分泌 强 (临床观察) 0.5-2%溶液可显著减少油光 (依据:皮肤科临床研究) 0.5-5%
抗菌作用 铝离子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 中等 (体外实验) 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抑制作用 *注:需人体试验验证* 1-3%
"天然止汗" 暂时性阻塞汗管开口 *注:此宣称缺乏长期效果证据* 未知
详细收敛机制说明:

白矾的收敛性源于其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Al³⁺与皮肤表面蛋白质的羧基结合,形成蛋白复合物导致局部组织收缩。这种效应具有可逆性浓度依赖性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成分 KAl(SO₄)₂·12H₂O
或 NH₄Al(SO₄)₂·12H₂O
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 (11.4g/100mL)
杂质风险 重金属 (铅、砷) 需符合化妆品原料标准 (参考:FDA限量标准)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收敛型化妆水 (1-3%)
  • 剃须后护理产品 (固体块状形式)
  • 传统脱毛辅助剂 *注:现代应用较少*

协同成分

  • 酒精: 增强收敛效果
  • 金缕梅提取物: 复合收敛体系
  • 泛醇: 缓解可能的干燥刺激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 1-5%浓度安全 (来源:CIR 2019报告)
  • 敏感肌风险: 可能引起刺痛或脱皮
  • 禁忌: 破损皮肤禁用

适用肤质

最适合油性皮肤,干性/敏感性皮肤需谨慎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 传统印象: 常被宣传为"天然晶体"概念
  • 新兴趋势: 在"零添加"产品中作为防腐替代品 *注:实际抑菌效果有限*
  • 营销夸大:部分产品宣称"排毒"等未被证实的功能

7. 总结与展望

白矾作为经典收敛剂,其短期控油效果明确,但现代化妆品中逐渐被更温和的替代品取代。未来研究应关注:

  • 铝离子经皮吸收的长期安全性
  • 与其他抗菌剂的协同配方开发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