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
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
中文名: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
英文名:DIMER DILINOLEYL DIISOSTEARATE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柔润剂
成分简介
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是一种合成酯类成分,在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用作润肤剂和乳化剂。它能提供轻盈的质地,帮助产品均匀涂抹,并赋予皮肤柔软光滑感,减少干燥和粗糙。此外,该成分还能增强配方的稳定性,促进其他活性成分的渗透,同时避免油腻感,适合用于面霜、乳液和彩妆产品中,以提升使用体验和效果。
成分详细分析
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 (Dilinoleic Acid/Isostearic Acid Copolymer)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linoleic Acid/Isostearic Acid Copolymer
通用名: 二聚亚油醇二异硬脂酸酯
化学来源与生产
- 天然来源: 通过植物油(如红花油、向日葵油)中的亚油酸聚合与异硬脂酸酯化合成 (参考:化妆品原料合成技术手册, 2018)
- 化学类别: 合成酯类聚合物
- 物理形态: 粘稠液体至半固体,黄色至琥珀色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效与科学依据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柔润与封闭剂 | 形成非闭塞性薄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 (TEWL) | 高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 在5-10%浓度下可降低TEWL达30%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3-15% |
| 肤感调节 | 降低配方黏腻感,提升延展性 | 中 (厂商测试数据) | 与硅油协同使用时,可减少50%以上黏腻评分 (来源:厂商技术白皮书) | 1-8% |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亚油酸残基捕获自由基 | 低 (仅体外研究) | *注:此功效需配合其他抗氧化剂实现*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二聚亚油酸酯 | C36二聚酸酯 | 分子量约550-600 Da,含共轭双键 |
| 异硬脂酸链 | 支链C18脂肪酸 | 提供空间位阻,降低结晶性 |
| 聚合物结构 | 随机共聚物 | 平均聚合度2-3,酯化率>95%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配方类型
- 护肤: 面霜、防晒产品、妆前乳 (3-12%)
- 彩妆: 唇膏、粉底液 (1-5%)
协同成分
- 硅油类: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 (提升铺展性)
- 防晒剂: 二氧化钛 (改善均匀分散)
- 抗氧化剂: 维生素E衍生物 (潜在增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1-15%用量) (参考:CIR 2019年度报告)
- 刺激性: 无眼/皮肤刺激报告 (OECD 404测试)
- 致痘性: 低风险 (comedogenic rating 1)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混合性皮肤
- 谨慎使用: 油性痘痘肌 (高浓度时可能致痘)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高端肤感调节剂"出现在以下产品线:
- 奢侈品牌面霜 (常与植物提取物搭配营销)
- 专业彩妆线 (强调"丝滑"妆效)
- 注:部分品牌夸大其"抗老"功效,缺乏直接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 卓越的肤感调节能力与中等保湿性能,安全性记录良好。
局限: 单一使用功效有限,需依赖配方协同。
研究方向: 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抗氧化辅助功效,以及分子量-功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