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
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

中文名: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
英文名:DIPENTAERYTHRITYL PENTAISONONANO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黏度控制, 肌肤调理,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 (Dipentaerythrityl Pentaisononano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Dipentaerythrityl Pentaisononanoate
来源与生产
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是一种合成酯类化合物,由季戊四醇衍生物与异壬酸酯化反应合成。工业化生产通常通过以下步骤:
- 原料:季戊四醇与异壬酸
- 工艺:高温酯化反应,可能涉及催化剂(如钛酸酯类)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功效与科学依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膜,减少经皮水分流失(TEWL) | 强(体外及人体测试) | 多项研究显示其降低TEWL效果与角鲨烷相当 (依据:2018年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研究) | 1-5% |
溶剂/载体 | 非极性结构可溶解脂溶性活性成分(如视黄醇衍生物) | 中等(配方实验验证) | 与硅油相比具有更低致痘风险 (参考:CIR 2015年评估报告) | 3-10%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酯类 | 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 | 分子量:~800 g/mol;粘度:中等(约50 cSt);极性:非极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作为抗水剂提升SPF持久性
- 彩妆: 唇膏/睫毛膏的成膜剂
协同成分
- 硅弹性体: 增强触变性
- 挥发性硅油: 改善铺展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要点
- CIR评级: 安全(最高使用浓度15%) (参考:CIR 2020年最终报告)
- 致痘性: 低(comedogenicity rating: 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该成分主要定位为高端合成酯,常出现在抗衰老和防晒产品中。厂商宣传中常强调其"轻盈不油腻"的特性,但需注意:*注:部分宣称如"促进胶原生成"缺乏直接证据*
7. 总结与展望
二聚季戊四醇五异壬酸酯是一种多功能合成酯,其安全性数据和润肤功效已得到较好验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其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