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烷酸辛酯
二十烷酸辛酯
中文名:二十烷酸辛酯
英文名:CAPRYLYL EICOSENOATE
别名:花生酸辛酯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柔润剂、溶剂
成分简介
二十烷酸辛酯是一种合成酯类成分,常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主要作为润肤剂和皮肤调理剂。它能帮助皮肤锁住水分,增强保湿效果,使肌肤柔软光滑。同时,它具有轻质不油腻的质地,易于涂抹,能改善产品使用感和稳定性,常见于乳液、面霜、防晒霜等产品。这种成分温和,适合各种肤质,包括敏感肌肤,不易引起刺激。
成分详细分析
二十烷酸辛酯 (Octyldodecyl Stear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Octyldodecyl Stearate (二十烷酸辛酯)
CAS号: 32057-14-0
化学结构式: C36H72O2 (脂肪酸酯类)
来源与制备
- 天然来源可能性: 通常为半合成产物,由硬脂酸(十八烷酸)与辛基十二醇酯化反应制得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工业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纯度≥99%,游离脂肪酸含量≤0.5% (依据:ISO 22716化妆品GMP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润肤剂 | 通过填充角质层脂质间隙降低TEWL(经皮水分流失),形成疏水膜 | ★★★☆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支持) | 可使TEWL降低15-22% (5-10%添加量) (依据: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18) | 3-15% |
| 铺展性增强剂 | 降低配方表面张力,改善油相流动性 | ★★★ (流变学实验证实) | 可使硅油体系黏度降低30-40%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6) | 2-8% |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稳定脂溶性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增强其渗透 | ★☆ (体外实验推测) | *注:此机制基于脂质载体特性理论推测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结构特征 |
|---|---|---|---|
| 脂肪酸酯 | 二十烷酸辛酯 | 分子量:536.98 g/mol 熔点:15-18℃ logP:~14.3 |
C18饱和脂肪酸+C20支链醇酯 |
| 相关杂质 | 游离硬脂酸 | 含量<0.5% 可能影响pH稳定性 |
需控制防止刺激风险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彩妆体系: 膏状腮红/眼影(改善颜料分散性)
- 防晒产品: 与二氧化钛/氧化锌协同(降低白浊感)
- 护发产品: 发油/发膜(增强光泽度)
最佳协同成分
- 硅油类: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提升铺展性)
- 固体脂质: 微晶蜡(调节熔点)
- 抗氧化剂: 生育酚乙酸酯(稳定载体)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1-25%用量) (依据: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痘风险: 低(comedogenicity rating: 1)
- 眼刺激性: 未稀释状态下可能引起轻微刺激
适用人群注意
- 推荐: 干性/成熟肌肤、需要封闭性保湿的群体
- 慎用: 油性痘痘肌(可能加重脂溢性皮炎)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高端线应用: 常见于奢华面霜/妆前乳(如La Mer经典面霜)(来源:公开产品成分表分析)
*注:部分品牌宣称"皮肤屏障修复"功效,目前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优异的感官修饰能力和配方兼容性,是替代传统矿物油的优选酯类。
研究空白: 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