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
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

中文名: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
英文名:DIMYRISTYL TART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肌肤调理,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 (Dimyristyl Tartrate),是由肉豆蔻醇 (Myristyl Alcohol) 与酒石酸 (Tartaric Acid)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酯类化合物。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通过化学催化酯化反应制备,通常使用食品级或化妆品级原料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8)
- 天然相似物:酒石酸天然存在于葡萄等植物中,但该化合物为纯合成衍生物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柔润剂/皮肤调理 | 通过填充角质层间隙降低经皮水分损失(TEWL) | ★★★☆ (体外及配方应用证实) | 在浓度5%时可使TEWL降低18-22% (依据:离体皮肤模型测试) |
配方稳定性增强 | 分子结构中的长链烷基与酯基可稳定乳液体系 | ★★★☆ (多项配方实验支持) | 与常见乳化剂(如PEG-100硬脂酸酯)协同时,可提高乳液热稳定性 |
抗氧化辅助作用 | 理论上酒石酸衍生物可能具有自由基清除潜力 | ★☆☆☆ (推测) | 体外测试显示微弱抗氧化活性(约为维生素E的5%) (注:需更多研究确认)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酯类化合物 | 二肉豆蔻醇酒石酸酯 | 分子量:~570 g/mol | 熔点:45-50℃ |
醇组分 | 肉豆蔻醇 (C14) | 饱和脂肪醇,碳链长度影响皮肤渗透性 |
酸组分 | 酒石酸 | 二羧酸结构,提供极性基团 |
关键化学特性
- 两亲性:C14烷基链(疏水) + 酒石酸酯基(亲水)
- 稳定性:pH耐受范围4-8,高温易水解 (参考: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2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乳液/霜类:常用浓度2-8%
- 彩妆产品:改善粉体分散性和贴肤感
协同成分
- 硅油类: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配伍性良好
- 防晒剂:可提升部分UV过滤剂的稳定性
- 神经酰胺:共同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使用浓度≤10% (参考:CIR 2019年度报告)
- 皮肤刺激性:兔模型测试显示极低刺激性(评分0.3/8)
适用人群
- 适用:干性至中性皮肤
- 慎用:油性痤疮倾向皮肤(可能致痘风险评分1/5)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功能性润肤剂出现在中高端护肤品中,常与"天然衍生成分"概念关联营销,但实际为合成化合物。
消费者常见疑问
- 误解:因含"酒石酸"常被误认为酸性去角质成分
- 实际:酯化后pH中性,无角质溶解作用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配方多功能添加剂表现出色,但需注意:
- 优势:稳定的润肤性能与配方兼容性
- 局限:创新功效宣称需更多研究支持
- 趋势:可能向更环保的合成工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