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中文名: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英文名:METHYLDIHYDROJASMON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香料

成分详细分析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专业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INCI名称: Methyl Dihydrojasmonate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化学结构: C13H22O3,茉莉酮类衍生物,含环戊烯酮骨架

天然来源与合成途径

  • 天然存在:微量存在于茉莉精油(Jasminum grandiflorum)及部分水果中 (来源:Flavour and Fragrance Journal, 2003)
  • 工业制备: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如环戊烯酮与丁二酸二甲酯缩合)获得稳定供应 (参考: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芳香增效 激活嗅觉受体OR5AN1,增强香氛持久性与层次感 ★★★☆ (体外及感官测试证实) 0.01-0.1%即可显著提升香调圆润度 (依据:Chemical Senses, 2012) 0.01%-0.5%
皮肤屏障辅助修复 推测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基因(如filaggrin)表达 *注:机制尚待深入验证 ★☆☆☆ (初步细胞实验) 在3D表皮模型中显示促进紧密连接蛋白形成 (来源:厂商内部研究未公开) 未知
抗氧化 宣称清除自由基能力 *注:缺乏直接证据 ☆☆☆☆ 结构类似物显示微弱DPPH清除活性 (参考:类似物研究,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8) 不明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茉莉酮酸酯类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主成分) 分子量226.32 g/mol,logP≈2.8(中等亲脂性)
可能杂质 未反应前体(环戊烯酮) 需控制<0.1%(CIR标准)(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2019)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场景

  • 香水/香氛: 作为中调固定剂,与木香(如雪松醇)、花香(如苯乙醇)复配
  • 护肤乳液: 宣称"舒缓"功效时需搭配神经酰胺或红没药醇 (注:其单独功效证据不足)

增效组合

  • 香气协同: 与γ-癸内酯(果香)以1:3比例混合可模拟天然茉莉复合香
  • 渗透促进: 理论推测 其酯类结构可能辅助亲脂活性物(如视黄醇衍生物)透皮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数据

  • 急性毒性: LD50>2000 mg/kg(大鼠经口,属实际无毒级)
  • 皮肤刺激性: 0.5%浓度下未观测到显著刺激(HRIPT测试)
  • 致敏风险: <0.5%时致敏率≤0.3% (依据:欧洲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评估, 2017)

使用限制

  • 孕妇慎用: 缺乏妊娠期安全性数据,建议避免高浓度香氛产品
  • 敏感肌注意: 含酯键结构,极少数个案报告接触性荨麻疹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高端香氛标志成分: 被营销为"天然衍生"(实际多为合成),常出现在东方调香水成分表

消费者误区: 因名称含"茉莉"易误认为纯植物提取,实际为半合成香料 (注:需明确标注来源)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共识: 作为香料成分安全有效,但护肤功效证据薄弱,需更多机理研究。

研发方向: 开发其作为香氛-功效双功能成分的潜力(如通过微囊化降低刺激同时延长香味释放)。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