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橙 7
还原橙 7
中文名:还原橙 7
英文名:CI 71105
别名:无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还原橙 7(可能指 CI 15850 或类似色素)是一种合成着色剂,常见于护肤和化妆品中。在护肤品中,它主要用于提供轻微色调,例如在润色霜或防晒产品中帮助均匀肤色,增强视觉效果,但并非活性护肤成分。在化妆品中,如口红、腮红和眼影,它作为橙色或红色色素,赋予产品鲜艳、持久的颜色,提升妆容的吸引力和遮盖...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化妆品成分专业分析报告:还原橙 7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规范标识
还原橙 7 (Solvent Orange 7)
化学类别与来源
- 类别: 合成蒽醌类染料
- 来源: 石油衍生物化学合成 (来源:化妆品成分词典)
- 化学文摘号: CAS 3118-97-6
- 分子式: C17H12N2O2
主要应用类型
- 染发剂(永久性/半永久性)
- 彩妆产品着色剂(口红、腮红等)
- 皂类与沐浴产品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 作为非渗透性着色剂,主要通过与角蛋白物理结合实现染色效果,无生物活性功能。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 头发/皮肤着色 |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与角蛋白结合 | 充分证实(体外/离体) | 在碱性条件下与角蛋白形成稳定结合 (依据:染料化学研究) | 0.01-0.5% |
| *护发/护肤功效* | 无已知生物活性机制 | 缺乏证据 | 注:仅为着色功能,无修护或滋养作用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主结构 | 1-[(2-甲基苯基)偶氮]-2-萘酚 | 分子量:276.3 g/mol |
| 发色基团 | 偶氮键(-N=N-) + 萘酚 | λmax: 480-490 nm (橙色调) |
| 溶解性 | 脂溶性 | 易溶于乙醇/油类,难溶于水 |
| 稳定性 | 光敏感 | 紫外线下易降解褪色 |
关键化学特性
- 极性: 中等极性(Log P≈3.2)
- pH敏感性: 碱性环境增强染色强度
- 反应性: 可能被强氧化剂分解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体系
- 染发剂: 与过氧化氢/氨水协同 (浓度0.05-0.3%)
- 彩妆: 油基体系(口红/腮红)
- 皂类: 冷制皂碱性环境
增效组合
- 偶联剂: 与间苯二酚类共用增强色牢度
- 抗氧化剂: BHT防止氧化褪色
- 调色协同: 与还原红 1调配棕色调
配伍禁忌
- 强还原剂: 导致偶氮键断裂褪色
- 酸性体系: pH<5时染色效率下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权威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可用"(浓度≤0.5%)(参考:CIR 2020终版报告)
- 欧盟SCCS: 允许用于非氧化染发剂(最大0.5%)
潜在风险
- 致敏性: 偶氮染料潜在致敏源(发生率<0.1%)
- 光毒性: 体外研究显示弱阳性(注:未在人体证实)
- 杂质风险: 可能含痕量芳香胺(需符合<30ppm标准)
适用人群警示
- 禁忌: 染发剂过敏史者
- 慎用: 头皮损伤/湿疹患者
- 孕妇: 无明确风险(限外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经济型染发剂核心调色成分
- 开架彩妆橙色系主力染料
- 手工皂热门色素
消费者关注点
- *"无添加合成染料"*营销的影响
- 对偶氮染料安全性的误解
- 持久度与褪色问题投诉集中
法规动态
- 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附录IV允许使用
- 中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列为准用着色剂(编号CI 12140)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结论
- 功能定位: 安全有效的橙色合成着色剂
- 优势: 显色性强/成本低廉/配伍性广
- 局限: 无护肤功效/光稳定性不足
技术发展趋势
- 微胶囊化技术: 提升光稳定性
- 生物合成替代: 微生物发酵色素研究(注:处于实验室阶段)
- 杂质控制: HPLC-MS痕量检测技术应用
行业建议
- 严格遵循0.5%浓度上限
- 产品标注"含合成染料"警示
- 加强氧化剂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