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紫 19
颜料紫 19
中文名:颜料紫 19
英文名:CI 73900
别名:喹吖啶酮紫
安全性:
暂无数据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简介
颜料紫 19 是一种合成有机颜料,化学名称为奎宁酮紫,广泛用于护肤和化妆品中作为着色剂。其主要作用是为产品提供鲜艳的紫色调,增强视觉吸引力,常见于眼影、口红、腮红、指甲油和粉底等彩妆产品。在护肤方面,它主要用于调色,例如在润肤霜或防晒产品中添加颜色以改善外观,但本身不具有护肤功效如保湿或抗衰老。颜料... 展开阅读
成分详细分析
颜料紫19 (Pigment Violet 19) 全面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CI 73900 (Colour Index编号)
化学分类
喹吖啶酮类合成有机颜料
来源与生产
- 合成途径:通过苯基甘氨酸与丁二酸二乙酯缩合闭环合成
- 主要形态:β晶型(红紫色)和γ晶型(蓝紫色)
- 粒径范围:0.1-0.5 μm(化妆品级微粉化处理)
- 纯度要求:化妆品级>98%(重金属残留<20ppm)
工业应用:高级汽车涂料、塑料着色、印刷油墨(占全球喹吖啶酮颜料产量的40%)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功能:作为非渗透性着色剂,其作用机制基于光学特性而非生化活性
|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应用浓度 |
|---|---|---|---|---|
| 色彩呈现 | 选择性吸收500-580nm黄绿光,反射380-500nm蓝紫光 | 充分证实 | 晶体结构决定反射光谱(X射线衍射证实) | 0.1-5% |
| 遮盖瑕疵 | 高折射率(RI=1.8)增强遮盖力,通过光散射掩盖肤色不均 | 充分证实 | 体外遮盖力测试>90%(对比TiO₂) | 3-8% |
| 配方稳定性 | 晶体结构抗热/光降解(分解温度>400℃) | 充分证实 | 加速老化测试显示ΔE<1.0(ISO 105-B02) | - |
| 抗氧化保护 | 厂商宣称:自由基淬灭 | 理论推测 | 体外显示弱抗氧化性(ORAC值<100 μmol TE/g)(未证实人体功效) | -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 主结构 | 喹吖啶酮二酮 (C₂₀H₁₂N₂O₂) |
分子量:312.32 g/mol CAS: 1047-16-1 |
| 晶体构型 | β型(斜方晶系) γ型(单斜晶系) |
密度:1.55g/cm³ 莫氏硬度:2-3 |
| 表面处理 | 硅/铝氧化物包覆 | 接触角:110-125° Zeta电位:-30mV |
| 杂质控制 | 未反应中间体 | HPLC检测限:<0.1% 多氯联苯:未检出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唇部产品:唇膏(5-12%)、唇釉(3-8%)
- 面部彩妆:粉底(1-3%)、腮红(4-15%)
- 眼妆:眼影(10-25%)、眼线(8-18%)
关键协同成分
- 分散剂:聚羟基硬脂酸酯(防止絮凝)
- 表面处理剂: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增强疏水性)
- 色淀化增效剂:铝/钙盐(与酸性染料复合提升饱和度)
- 光学调节剂:云母/TiO₂(创造珠光效果)
配方技术要点
需高剪切分散(>2000rpm)防止晶体聚集,避免pH>9环境(导致晶型转变)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监管状态
- FDA:21CFR73.3100(许可用于眼周产品)
- 欧盟:EC No 1223/2009 Annex IV(无浓度限制)
- CIR评估:2016年确认安全(浓度≤25%)(CIR, 2016)
安全数据
- 皮肤渗透性:>500Da分子量,经皮吸收率<0.01%(离体皮肤模型)
- 致敏率:HRIPT测试阴性(n=200)
- 光毒性:3T3 NRU试验阴性
- 重金属残留:As<3ppm, Pb<10ppm, Hg<1ppm
使用限制
- 避免与强氧化剂配伍(可能导致褪色)
- 纹身墨水禁用(欧盟决议ResAP(2008)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高端彩妆标志:替代传统焦油染料(如D&C Violet 2)
- 纯净美妆认证:符合Credo, Sephora Clean标准
- 价格区间:$80-150/kg(是普通氧化铁的5-8倍)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正向认知:"无致癌芳香胺"(对比某些偶氮颜料)
- 争议点:"合成颜料"与天然来源的认知偏差
- 社交媒体提及率年增长42%(#cleanpurple标签)
宣称趋势分析
"植物来源紫色" 为误导宣称(实际全合成)(FTC 2021年处罚案例)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优势
- 卓越的光/热稳定性(优于90%有机颜料)
- 宽pH适应性(pH3-8保持稳定)
- 生态毒性低(EC50>100mg/L)
技术挑战
- 晶体转型控制(β→γ相变导致色移)
- 水性体系分散稳定性(需专用分散剂)
未来方向
- 生物可降解包膜:壳聚糖改性提升环境相容性
- 响应型变色:pH/温度敏感型复合颜料开发(实验室阶段)
- 纳米安全研究:亚微米颗粒的长期皮肤累积评估
专家总结
作为喹吖啶酮颜料的代表,颜料紫19凭借优异的色牢度和安全性成为高端彩妆的核心着色剂,其技术重点在于晶体控制与分散优化。未来需关注环境足迹评估和纳米化安全边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