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
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

中文名: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
英文名: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
别名:无
安全性:
68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防腐剂
成分详细分析
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2-Bromo-2-nitropropane-1,3-diol
CAS号: 52-51-7
化学式: C3H6BrNO4
别名: 溴硝丙二醇、Bronopol
来源与历史背景
该化合物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为工业防腐剂,后因其广谱抗菌特性被引入化妆品领域(注:早期应用集中于个人护理产品) (参考: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1984)。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菌防腐 | 释放甲醛衍生物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硫醇基酶活性 | 强(体外&离体) | 0.01-0.1%浓度可抑制常见致病菌(金葡、大肠杆菌等)(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 0.01-0.5% |
抗氧化 | 理论上可捕获自由基,但需验证 | 推测 | 无直接人体研究证据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硝基烷烃衍生物 | 2-溴-2-硝基丙烷-1,3-二醇 | 白色结晶粉末,水溶性(25℃时约25g/100ml) |
降解产物 | 甲醛、溴化物 | pH>6时加速分解(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1995)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腐系统: 常与DMDM乙内酰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复配
- pH敏感性: 适用于pH 4-6的配方(PCPC技术指南)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要点
- 皮肤刺激性: 浓度>0.1%可能诱发接触性皮炎(CIR最终报告, 2019)
- 甲醛释放: 需符合各国限量标准(如欧盟≤0.1%)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因甲醛释放争议,近年逐渐被新型防腐剂取代(注:2017年后欧盟使用率下降32%) (Cosmetics Europe市场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高性价比防腐领域仍有价值,但需严格监控:
- 技术替代: 开发更稳定的前体形式降低甲醛释放
- 安全性验证: 需更多长期使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