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对苯二胺
2-氯对苯二胺

中文名:2-氯对苯二胺
英文名: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2-氯对苯二胺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2-氯对苯二胺)
CAS号: 615-66-7
分子式: C6H7ClN2
来源与制备
- 主要来源: 通过苯二胺衍生物的氯化反应合成 (参考:有机合成化学手册)
- 工业用途: 主要用于氧化染发剂的中间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核心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染发着色 | 与氧化剂反应生成高分子色素聚合物 | 强证据 | 在pH 9-10条件下形成稳定色原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 0.5-2% |
抗衰老 | 无明确机制 | 无证据 | 厂商宣称,缺乏研究支持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芳香胺衍生物 | 2-氯对苯二胺 | 熔点:108-110℃,水溶性低,易溶于乙醇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配方应用
- 永久性染发剂: 与过氧化氢(pH 9-10)配合使用
协同成分
- 间苯二酚: 共同参与氧化聚合反应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潜在风险
- 皮肤致敏性: 多项研究证实其致敏潜力 (依据:Contact Dermatitis研究)
- 欧盟限制: 染发剂中最大允许浓度2%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用于专业染发产品,消费者对其潜在风险认知不足
7. 总结与展望
2-氯对苯二胺作为染发剂成分需谨慎使用,建议进一步研究其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