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

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

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
中文名: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
英文名: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2-氯对苯二胺硫酸盐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2-Chloro-p-Phenylenediamine Sulfate

化学来源与背景

  • 化学类别:芳香胺衍生物(苯二胺类化合物)
  • 分子式:C6H7ClN2·H2SO4
  • CAS号:61725-76-2
  • 常见用途:永久性染发剂中的氧化型染料前体 (依据:欧盟化妆品成分数据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染发着色 在过氧化物存在下氧化聚合形成大分子色素 充分证实 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靛胺类染料分子 (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03) 0.1-2% (通常与其他染料前体复配)
宣称抗氧化 理论上可能通过胺基捕获自由基 理论推测 缺乏直接证据,需警惕氧化过程中的活性中间体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特性 技术参数 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苯环1位氨基,2位氯取代,4位氨基(硫酸盐形式) 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溶解性 水溶性(硫酸盐形式) pH依赖型稳定性
反应活性 强亲电性(氧化后) 与巯基化合物易反应 (依据:Dermat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0)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体系

  • 主要应用:永久性染发剂(与H2O2组成氧化系统)
  • 常见复配成分:
    • 其他染料中间体(如:对苯二胺、间苯二酚)
    • 碱性调节剂(氨水、MEA)
    • 抗氧化剂(亚硫酸钠)(注:仅配方稳定性用途)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致敏风险:欧盟SCCS评估为强致敏物 (参考:SCCS/1489/12)
  • 使用限制:最大允许浓度1%(以游离碱计)(依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
  • 禁忌:不可用于睫毛染色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专业沙龙染发产品成分,消费者需注意:

  • "植物性染发" 宣称可能误导,实际仍为化学氧化过程 (注:常见市场包装话术)
  • 48小时过敏测试强制要求 (依据:FDA化妆品标签指南)

7. 总结与展望

作为染发关键成分,其技术价值与安全争议并存:

  • 技术优势:着色效率高,色谱范围广
  • 改进方向:分子修饰降低致敏性 (目前处于研究阶段)
  • 替代方案:暂时无同等效能的完全安全替代物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