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硫鎓锌
吡硫鎓锌

中文名:吡硫鎓锌
英文名:ZINC PYRITHIONE
别名:无
安全性:
2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防腐剂
成分详细分析
吡硫鎓锌 (Zinc Pyrithion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Zinc Pyrithione (简称 ZPT)
化学来源与历史
- 首次合成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作为抗菌剂使用 (来源: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58)
- 工业制备:通过吡啶-N-氧化物与硫酸锌反应生成
- 常见形态:白色至灰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 |
---|---|---|---|---|
抗真菌 | 破坏真菌细胞膜完整性,干扰能量代谢 | 强证据 | 对Malassezia酵母菌MIC≤0.5μg/m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06) | 0.1-2% |
抗头皮屑 | 抑制真菌生长+降低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 | 强临床证据 | 在8周研究中减少头皮屑效果优于酮康唑 (Skin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2005) | 0.5-2% |
调节皮脂分泌 | 可能通过锌离子调控5α-还原酶活性 | 体外研究 | 离体皮脂腺细胞模型中显示抑制作用 | 未明确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金属配合物 | 吡硫鎓锌 | 分子式:C10H8N2O2S2Zn |
活性组分 | 吡啶硫酮阴离子 | 螯合锌离子形成稳定结构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产品类型
- 去屑洗发水 (最大允许浓度2%)
- 部分抗菌皂类
增效组合
- 水杨酸:增强角质溶解作用
- 茶树精油:广谱抗菌协同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结论
- CIR评估:1-2%浓度在冲洗类产品中安全 (CIR Final Report, 2015)
- 欧盟SCCS:禁用于驻留型产品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药用去屑成分定位,在宝洁等品牌中广泛应用。
7. 总结与展望
吡硫鎓锌是经临床验证的有效去屑成分,但其环境残留问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