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根提取物

蓖麻(RICINUS COMMUNIS)根提取物

蓖麻根提取物
中文名:蓖麻根提取物
英文名:RICINUS COMMUNIS (CASTOR) ROOT EXTRACT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蓖麻(RICINUS COMMUNIS)根提取物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背景

INCI名称: Ricinus Communis (Castor) Root Extract

蓖麻(Ricinus communis)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其种子衍生的蓖麻油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而根提取物近年逐渐成为新兴功能性成分。(来源:植物数据库The Plant List)

提取方法与常用规格

  • 提取部位: 主要为次级根(含高浓度活性代谢物)
  • 常见溶剂: 水/乙醇混合提取(保留极性化合物)
  • 商业化形态: 棕褐色液体(通常为1-5%活性物溶液)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抗氧化保护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 ★★★☆ (体外&离体皮肤模型) 含没食子酸衍生物,降低UVB诱导的MDA生成达62%(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18)
抗炎舒缓 抑制COX-2和TNF-α表达 ★★☆☆ (体外研究为主) 注:在LPS刺激的巨噬细胞模型中显示IL-6抑制效果(Fitoterapia, 2020)
"促进毛发生长" 推测通过VEGF刺激毛乳头细胞 ★☆☆☆ (初步细胞实验) *注:此宣称仅基于毛囊器官培养模型,缺乏临床对照试验*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

抗氧化机制:提取物中的蓖麻碱(ricinine)和没食子酸甲酯可协同激活Keap1/Nrf2通路,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3D皮肤模型中,0.5%浓度处理24小时使HO-1表达量提升2.3倍。(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19)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皮肤相关性
生物碱 Ricinine (蓖麻碱) 吡啶酮衍生物,水溶性 主要抗氧化成分,浓度0.1-0.8%
酚酸类 Gallic acid derivatives 热稳定,易溶于醇 抗炎、抗菌协同作用
多糖 Arabinogalactan 高分子量(15-25kDa) 潜在保湿和屏障修复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适用配方类型

  • 水基精华 (pH 5-7稳定性最佳)
  • 乳液体系 (需注意与阳离子表活相容性)
  • 头皮护理产品 (与薄荷醇协同增强清凉感)

增效组合

  • 茶多酚:提升自由基清除率38%(体外ORAC测试)
  • 烟酰胺:共同下调IL-8表达
  • 泛醇:增强皮肤渗透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1-5%浓度无刺激性(参考:CIR 2016 Final Report)
  • 致敏风险:低于0.3% (EU过敏原数据库)
  • 孕妇慎用:含微量ricin(<0.001ppm)

适用肤质

  • 推荐:油性/混合性肌肤(调节皮脂)
  • 慎用:破损皮肤(可能刺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应用于"纯净美容""植物功效"定位的产品线,常与蓖麻油概念捆绑营销。消费者调研显示:

  • 68%受访者关联"天然护发"概念(来源:Mintel 2022报告)
  • 实际产品中平均添加量仅0.2-1%(低于研究有效浓度)

7. 总结与展望

科学价值:确定的抗氧化属性,需更多临床验证抗炎和生发功效。

开发方向

  • 标准化提取工艺(聚焦ricinine含量)
  • 与微流控技术结合提升渗透率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研究资料,实际配方开发需进行稳定性与功效验证测试。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