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中文名: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英文名:PYRIDOXINE TRIPALMITAT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Pyridoxine Tripalmitat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Pyridoxine Tripalmitate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

化学式: C59H105NO6

CAS号: 3819-11-6

来源与制备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是维生素B6(吡哆醇)与棕榈酸的酯化衍生物,通过化学合成制备(注:天然来源未见于文献记载) (依据:JECFA食品添加剂评估报告)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研究发现 起效浓度范围
抗氧化保护 通过酯键水解释放吡哆醇,间接增强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清除ROS 体外研究证实 在角质形成细胞模型中降低40%脂质过氧化 (参考:J. Dermatol Sci. 2012) 0.1-1%
屏障修复 棕榈酸部分参与角质层脂质重组,吡哆醇调节丝聚蛋白表达 离体皮肤模型 与空白对照相比增加25%神经酰胺合成 (依据:Exp Dermatol. 2015) 0.5-2%
抗衰老 理论上可能通过抑制MMP-1表达 厂商宣称 注:缺乏直接临床证据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维生素B6衍生物 吡哆醇三棕榈酸酯 脂溶性(logP≈18),熔点58-62℃
代谢产物 游离吡哆醇 需皮肤酶解释放,水溶性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霜剂/乳膏: 占比83%市场产品 (来源:INCI数据库分析)
  • 防晒产品: 利用其光稳定性

增效组合

  • 神经酰胺: 协同增强屏障修复效果
  • 维生素E: 抗氧化网络协同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数据

  • CIR评级: 1(安全)(参考:CIR 2017)
  • 敏感肌测试: 0.5%浓度下无刺激

使用限制

  • 妊娠期: 缺乏足够数据
  • 儿童产品: 需谨慎评估剂量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出现在高端抗衰老系列(占比62%)和屏障修复产品(28%)(来源:2023年市场调研)

7. 总结与展望

吡哆素三棕榈酸酯作为多功能活性酯,其屏障修复作用证据充分,但抗衰老宣称需更多临床验证。未来研究方向应聚焦:

  • 皮肤酶解效率量化
  • 与其他维生素B族协同机制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