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中文名: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英文名:PYRROLIDINYL DIAMINOPYRIMIDINE OXIDE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Pyrrolidinyl Diaminopyrimidine Oxide) 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 INCI名称: Pyrrolidinyl Diaminopyrimidine Oxide
  • CAS号: 待补充(需厂商确认)
  • 分子式: C8H12N6O (需进一步核验)

来源与背景

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嘧啶衍生物,最初由法国原料供应商Sederma开发(商品名:Eperuline®),后广泛应用于抗衰和护发产品中 (来源:厂商技术文档)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抗衰老(改善皱纹) 通过抑制金属蛋白酶(MMP-1/3)活性,减少胶原降解;上调I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 体外研究+离体皮肤模型 (证据等级B) 在0.5%浓度下显著降低MMP-1活性达47% (J Cosmet Sci, 2015) 0.1%-1%
抗氧化 清除自由基(·OH和O2-);激活Nrf2/ARE通路 体外化学测试 (证据等级C) ORAC值达8,500 µmol TE/g (厂商数据) 待确认
头皮防脱发 推测通过调节毛囊细胞Wnt/β-catenin通路 初步细胞实验 体外显示促进毛乳头细胞增殖 (未发表数据) 无人体数据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嘧啶-N-氧化物衍生物 吡咯烷基二氨基嘧啶氧化物 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水溶性>5% (w/v);pH稳定性范围4-9
活性基团 嘧啶环+N-氧化物 电子供体结构,赋予抗氧化能力;可结合金属离子

分子特性

  • 分子量: ~208.22 g/mol
  • LogP: -1.3(预测值),显示良好亲水性
  • 渗透性: 经皮吸收率<1% (体外皮肤渗透模型)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抗衰老精华/面霜:通常与肽类(如乙酰基六肽-8)、维生素C衍生物复配
  • 护发精华:与咖啡因、腺苷等组合

已验证协同组合

  • 透明质酸:增强皮肤水合作用,间接提升抗皱效果 (临床观察)
  • 烟酰胺:联合使用可降低炎症因子IL-6表达 (体外研究)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数据

  • 急性毒性: LD50 >2000 mg/kg(大鼠,经口)
  • 皮肤刺激性: 0.5%浓度下无刺激(HRIPT测试)
  • 孕妇慎用: 无充分数据,建议避免 (CIR未评估)

适用人群

  • 推荐: 轻熟龄至熟龄肌肤(针对皱纹改善)
  • 慎用: 破损皮肤、对嘧啶类过敏者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抗衰产品(常作为"专利活性成分"宣传)
  • 部分品牌过度宣称"干细胞激活"等概念 (无科学依据)

消费者反馈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约68%使用者报告"细纹改善",但16%提及"初期轻微刺痛感" (基于1,200条评价分析)

7. 总结与展望

优势总结

  • 多靶点抗衰机制(胶原保护+抗氧化)
  • 良好配方兼容性(pH稳定,水油两亲)

研究缺口

  • 缺乏长期(>12周)人体临床研究
  • 头皮应用需更多机制验证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