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
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

中文名: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
英文名:DIOCTYLDODECYL DODECANEDIO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专业科学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Diisostearyl Dilinoleate)是一种合成酯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化妆品配方中。
INCI名称
- Diisostearyl Dilinoleate
来源与生产
- 通过十二碳二烯酸(Dilinoleic Acid)与异十八醇(Isostearyl Alcohol)的酯化反应合成 (来源:化妆品原料供应商技术资料)
- 商业化产品通常为高纯度(≥95%)的透明油状液体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作为非极性酯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
- 皮肤屏障模拟:与皮脂膜中天然酯类的结构相似性
- 分子填充效应:长链分支结构提供空间填充作用
宣称功效与科学证据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 |
---|---|---|---|
皮肤柔润剂 | 降低角质层间摩擦系数 | 强 (多项体外摩擦测试证实) | 可使摩擦系数降低40-60% |
封闭性保湿 | 形成疏水膜减少TEWL | 中等 (离体皮肤模型研究) | TEWL减少率约25-35% |
配方稳定性增强 | 与其他脂质相容性好 | 强 (配方稳定性测试数据) | 可显著延长乳液稳定性 |
抗氧化辅助 | 理论上可能保护不饱和脂肪酸 | 弱 (仅体外初步研究) | 需更多研究证实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学特性 | 参数 | 技术意义 |
---|---|---|
分子结构 | C44H80O4 | 高度分支的酯类结构 |
分子量 | 696.1 g/mol | 大分子量提供稳定性 |
极性 | 非极性 | 与皮肤脂质相容性好 |
粘度(25℃) | ~85 cSt | 中等粘度,易于配方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
- 护肤:面霜(1-10%)、精华油(5-20%)
- 彩妆:唇膏(3-15%)、粉底(0.5-5%)
- 防晒:作为SPF活性物的分散剂(2-8%)
协同成分
- 硅油类:增强铺展性
- 植物油脂:提升滋润度
-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衍生物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用于化妆品 (参考:CIR 2016年度报告)
- 致痘性:极低(comedogenicity评级0-1)
- 刺激性:未发现显著刺激或过敏案例
适用人群
- 干性/敏感性皮肤:推荐
- 油性皮肤:适量使用(通常≤5%)
- 痤疮皮肤:需配合其他控油成分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该成分主要作为功能性基料存在于配方中:
- 常被宣传为"高级合成酯"或"皮肤类似脂质"
- 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多归入"柔润剂"大类
- 高端品牌更倾向强调其技术优势
7. 总结与展望
二辛基十二醇十二碳二酸酯是一种:
- 安全有效的多功能酯类
- 特别适合需要改善肤感的高脂质配方
- 未来可能开发其在屏障修复方面的更深层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