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共聚物

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共聚物

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共聚物
中文名: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共聚物
英文名:DIMETHOXYDIPHENYLSILANE/TRIETHOXYCAPRYLYLSILANE CROSSPOLYMER
别名: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共聚物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Dimethicone/Trimethylsiloxysilicate Crosspolymer

化学类别

  • 有机硅聚合物(硅氧烷衍生物)
  • 交联型硅弹性体

来源与生产

通过二甲氧基二苯基硅烷三乙氧基辛基硅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缩聚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注:具体交联度取决于工艺参数) (参考: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2015)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柔焦填纹 形成弹性网状膜填补皮肤凹凸,通过光散射效应降低视觉可见纹理 ★★★☆ (多项临床观察) 在5-15%浓度下可减少皱纹深度达28%(依据:Dermatologic Surgery, 2018双盲研究) 3-20%
控油吸附 三维网络结构物理吸附皮脂,同时降低表面张力防止油脂扩散 ★★★ (体外+活体证据) 4小时控油效率达64%(参考: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6) 2-10%
"促进胶原合成" 理论推测可能通过机械应力刺激成纤维细胞 ★ (体外初步研究) 仅小鼠成纤维细胞实验显示胶原蛋白表达增加1.2倍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结构特征
硅氧烷骨架 二甲基硅氧烷单元 分子量:5k-50k Da Si-O-Si主链
交联点 三乙氧基辛基硅烷 交联密度:0.5-3% 提供弹性网络
功能基团 苯基改性基团 折射率:1.46 增强光散射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哑光妆前乳(与硅油共混)
  • 长效粉底(配合二氧化钛)
  • 控油精华(与水杨酸复配)

增效组合

  • 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改善铺展性
  • 聚甲基硅氧烷:增强膜连续性
  • 纳米级氧化锌:协同吸附油脂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级:1(安全)(来源:CIR 2016最终报告)
  • 致痘性:未报告(非封闭性)
  • 敏感肌测试:96%耐受率(依据:24小时斑贴试验,n=200)

使用限制

  • 避免与高浓度乙醇(>30%)联用(可能导致网络结构破坏)
  • 硅过敏者慎用(罕见但存在案例报告)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高端彩妆(占比62%)
  • 油皮护理(28%)
  • "抗老"概念应用(10%)注:此定位缺乏足够功效证据

消费者反馈

  • 正向评价:即时柔焦效果(89%提及)
  • 负面反馈:后续拔干(12%报告)

7. 总结与展望

该共聚物作为第三代硅弹性体,在光学修饰和控油领域具有明确价值,但需注意:

  • 技术优势:平衡了柔韧性与吸附能力
  • 研究缺口:长期使用对皮肤微生态影响未知
  • 发展趋势:与生物降解性硅酮的复合开发(参考:Green Chemistry, 2021)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