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桂醇柠檬酸酯
二月桂醇柠檬酸酯

中文名:二月桂醇柠檬酸酯
英文名:DILAURYL CITR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月桂醇柠檬酸酯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结构
INCI名称: Dilauryl Citrate
化学名称: 二月桂醇柠檬酸酯
分子式: C32H58O7
CAS号: 2752-95-6
来源与生产
- 合成来源: 通过柠檬酸与月桂醇(十二醇)的酯化反应合成 (参考:化妆品成分合成标准手册)
- 物理形态: 通常为白色至淡黄色蜡状固体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纯度≥95%,含微量游离酸和醇 (依据:ISO 16128天然指数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通过长链脂肪酸酯填补角质层脂质间隙,降低经皮水分流失(TEWL) | 强证据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可降低25-30% TEWL (依据:J. Cosmet. Sci. 2018) | 0.5-5% |
乳化稳定 | 分子结构兼具亲水(柠檬酸)和亲油(月桂链)特性,形成稳定界面膜 | 中等证据 | 在O/W乳液中可替代20-30%传统乳化剂用量 (来源:Colloids Surf. B 2016) | 1-3% |
抗氧化辅助 | 理论推测柠檬酸残基可能螯合金属离子,减少自由基生成 | 弱证据 | 体外实验显示微弱Fe2+螯合能力(约15%) (注:需进一步验证) | N/A |
毛孔细化 | 厂商宣称通过"脂质平衡"实现 | 无直接证据 | 缺乏临床测量数据支持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结构特征 |
---|---|---|---|
二酯化合物 | 二月桂醇柠檬酸酯本体 | 分子量554.8 g/mol,熔点42-46°C | 柠檬酸核心+两条C12烷基链 |
相关杂质 | 单月桂醇柠檬酸酯 | 含量≤3%,水溶性更高 | 保留一个游离羧基 |
降解产物 | 月桂醇 | 碱性条件下可能水解产生 | 需控制pH>8时稳定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领域
- 乳液/膏霜: 作为辅助乳化剂和润肤剂,常见于保湿、抗衰老产品
- 防晒产品: 与无机防晒剂(如氧化锌)相容性好,减少"白化"现象
- 彩妆: 用于唇膏等蜡基产品改善铺展性
协同成分
- 神经酰胺: 共同修复角质层脂质屏障 (临床测试显示1+1>2效果)
- 硅油类: 改善使用肤感,减少黏腻
- 维生素E: 可能增强抗氧化体系 (理论推测需验证)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 (2015年评估) (使用浓度≤10%)
- 皮肤刺激性: 兔模型显示极低刺激性(分值0.3/8)
- 致敏性: HRIPT测试阴性(N=200)
适用人群
- 推荐: 干性至中性皮肤、屏障受损人群
- 慎用: 对酯类成分敏感者(需斑贴测试)
- 孕妇: 无明确禁忌但缺乏专门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作为功能性酯类,二月桂醇柠檬酸酯主要定位为:
- 技术卖点: 被宣传为"生物兼容性脂质"和"温和乳化替代"
- 市场渗透: 约18%的欧洲高端保湿产品采用 (2022年市场分析)
- 消费者认知盲区: 常与"天然柠檬酸"概念混淆,实际为合成酯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价值: 二月桂醇柠檬酸酯是经充分验证的安全润肤剂,在配方稳定性方面表现突出。
研究空白: 需更多临床研究验证其宣称的"抗氧化协同"和"脂质平衡"功效。
未来方向: 作为传统乳化剂的替代品,在"清洁美容"趋势下可能获得更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