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中文名: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英文名:DILAURYL THIODIPROPION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Dilauryl Thiodipropionate) 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Dilauryl Thiodipropionate (DLTDP)

CAS号: 123-28-4

分子式: C30H58O4S

结构特征: 硫代二丙酸与月桂醇的双酯化合物,属硫代酯类抗氧化剂 (依据:PubChem化学数据库).

来源与制备

  • 工业合成: 通过硫代二丙酸与月桂醇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酯化反应制备
  • 纯度标准: 化妆品级通常要求≥98%,含微量游离酸和醇 (参考:ISO 15301工业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
抗氧化防护 通过硫原子提供氢转移,中断自由基链式反应;协同增强传统酚类抗氧化剂效果 强(体外&配方研究) 在油相中显著降低过氧化值(PV)(J. Cosmet. Sci., 2003) 0.1-0.5%
配方稳定性 抑制油脂氧化酸败,延缓产品变色/异味 强(加速稳定性测试) 在防晒霜中延长保质期2-3倍(Cosmetics & Toiletries, 2015) 0.05-0.2%
潜在抗老化 间接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胶原降解 理论推测 注:无直接细胞实验证据 N/A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成分 二月桂醇硫代二丙酸酯 白色蜡状固体,熔点40-45℃,脂溶性(log P≈12)
常见杂质 游离月桂醇 ≤0.5%,可能引起刺激风险
代谢产物 硫代二丙酸 皮肤渗透后可能进一步分解为丙二酸衍生物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防晒产品: 与阿伏苯宗等UV滤光剂配伍,防止其光降解
  • 彩妆: 膏状产品(口红/眼影)抗氧化稳定剂
  • 高油脂配方: 面霜/卸妆油中抑制酸败

增效组合

  • 维生素E: 自由基捕捉协同指数(Synergy Index)达1.8(Antioxidants, 2017)
  • BHT/BHA: 组成初级-次级抗氧化系统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毒理学评估

  • 皮肤刺激性: 兔模型测试显示轻微刺激(0.5%浓度)
  • 致敏性: 豚鼠最大化试验阴性(CIR评估报告, 2011)
  • 系统毒性: 口服LD50>5g/kg(大鼠)

使用限制

  • 孕妇慎用: 缺乏发育毒性数据
  • 敏感肌: 建议浓度≤0.3%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商业应用现状

  • 价格区间: 中低端($15-25/kg)
  • 宣称策略: 多作为"配方稳定技术"而非主动功效成分宣传

消费者调研

仅12%消费者能识别该成分,但66%重视"不含氧化变质产物"的宣称(Mintel市场分析, 2022).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高效脂相抗氧化剂,成本效益比优异
  • 与多种UV滤光剂兼容性好

发展瓶颈

  • 固态形式影响低温配方加工
  • 绿色化学挑战: 需开发更可持续的合成路径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