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棕榈基胺
二棕榈基胺

中文名:二棕榈基胺
英文名:DIPALMITAMIN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棕榈基胺专业成分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结构
二棕榈基胺 (Dipalmitoylethyl Hydroxyethylmonium Methosulfate) 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于季铵盐类化合物。
来源与制备
- 化学合成:通过棕榈酸与乙醇胺反应后经季铵化处理制得 (参考:化妆品原料制备标准手册)
- 天然来源:无已知天然来源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静电 | 阳离子基团中和头发/皮肤表面负电荷 | 充分证实 | 多项电导率测试显示即时效果 (依据: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0.1-1% |
调理作用 | 在角质层形成定向分子膜 | 中等证据 | 体外皮肤模型显示改善表面平滑度 (依据:体外研究) | 0.5-2% |
"深层修复" | 缺乏明确机制研究 | 厂商宣称 | 注:此宣称缺乏细胞水平证据支持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季铵盐阳离子 | 羟乙基甲基铵基团 | 强极性,水溶性 |
疏水链 | 棕榈酸衍生物 | C16碳链,脂溶性 |
反离子 | 甲基硫酸根 | 改善水溶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
- 护发产品:护发素(1-3%)、洗发水(0.2-0.5%)
- 护肤产品:乳液(0.5-1%)、剃须膏
协同成分
- 硅油类:增强滑感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需谨慎配伍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性数据
- 皮肤刺激性:低(浓度≤2%) (依据:CIR评估)
- 眼刺激性:中等,需避免接触
适用人群
- 适用:正常至干燥皮肤/头发
- 慎用:敏感肌(可能加重刺激)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调理剂出现在中高端护发产品中,常被宣传为"沙龙级护理成分" (注:营销术语,无技术标准支撑)。
7. 总结与展望
二棕榈基胺作为经典阳离子调理剂,其抗静电和表面改善功能有可靠证据支持,但需注意其与阴离子体系的配伍限制。未来可探索其与新型生物相容性阳离子的复配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