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中文名: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英文名:DISTEAROYLETHYL DIMONIUM CHLORIDE
别名:无
安全性:
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Distearoylethyl Dimonium Chloride)
化学类别
- 季铵盐化合物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常见来源
- 合成化学原料,通过硬脂酸与二甲基氨基乙醇的酯化反应后季铵化制备 (依据:化妆品原料合成化学手册)
- 主要作为商业原料供应给化妆品制造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头发调理 | 阳离子基团与带负电的头发角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 | 强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 | 减少头发静电,改善梳理性 | 0.1-2% |
皮肤柔润 | 在皮肤表面形成定向分子膜,减少水分流失 | 中等 (体外模型及有限人体试验) | 可降低TEWL(经皮水分流失)约15-20% | 0.5-3% |
抗微生物 | 破坏微生物细胞膜完整性 | 理论推测 (基于季铵盐类的一般特性) | 体外对部分细菌有效,但缺乏皮肤应用证据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二硬脂酰氧乙基二甲基氯化铵 | 分子量: ~630g/mol 熔点: 45-55℃ HLB值: ~8 |
相关杂质 | 未反应的硬脂酸 二甲基氨基乙醇 |
通常控制在<1% (化妆品原料标准) |
分子结构特征
- 双硬脂酸酯链: 提供脂溶性,增强与角质层的亲和力
- 季铵阳离子头基: 负责与负电性表面的静电结合
- 乙基连接臂: 调节分子柔性和空间位阻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护发素/发膜 (主要应用领域)
- 润肤乳/霜
- 剃须后护理产品
典型协同成分
- 硅油类: 与阳离子剂协同改善头发手感
- 多元醇保湿剂(甘油、丙二醇): 增强水合作用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特定pH下可形成复合物增强沉积
配方注意事项
- pH敏感: 最佳性能通常在pH 3-5范围
- 可能与阴离子成分产生沉淀,需注意添加顺序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状态: 安全可用(浓度≤5%) (参考:CIR 2017年报告)
- 皮肤刺激性: 轻度(取决于浓度和配方)
- 眼刺激性: 中度,需避免接触眼睛
适用人群
- 适用: 正常至干性皮肤/头发
- 慎用: 敏感肌(需低浓度测试)
- 避免: 受损皮肤/眼部区域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护发产品的常见调理成分
- 常被宣传为"专业沙龙级护发技术"
消费者认知特点
- 普遍对"季铵盐"名称存在化学恐惧
- 实际使用体验(如头发柔顺度)评价较高
- 厂商常夸大其"修复"功效 (注:此宣称缺乏强有力的人体临床试验证据支持)
7. 总结与展望
当前科学共识
- 作为头发调理剂效果明确,安全性良好
- 皮肤保湿应用证据有限,需更多临床研究
未来研究方向
- 与其他新型调理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 在敏感肌适用性方面的配方优化
- 潜在抗微生物应用的验证
使用建议
建议在护发产品中以1-3%浓度使用,搭配适当的乳化体系。在皮肤护理产品中需谨慎评估刺激性,推荐先进行斑贴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