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中文名: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英文名:DISTEARYLDIMONIUM CHLORIDE
别名:无
安全性:
23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抗静电
成分详细分析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专业研究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Distearoylethyl Hydroxyethylmonium Methosulfate)
化学分类
- 季铵盐化合物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来源与制备
通过硬脂酸与二甲基乙醇胺的酯化反应,再经季铵化处理合成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头发调理 | 阳离子基团与带负电的头发角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 | 强 (多项临床研究) | 显著降低头发摩擦系数 (降低40-60%) (依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smetic Science, 2015) | 0.5-2% |
抗静电 | 电荷中和与表面润滑双重机制 | 中等 | 在湿度40%条件下可减少静电吸附 (参考:厂商测试数据) | 0.3-1% |
"修复受损发质" | 可能通过暂时填补毛鳞片间隙 | 弱 | *注:仅为视觉改善效果,无结构修复证据*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主活性成分 |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 分子量:~630 g/mol,熔点:45-55°C |
典型杂质 | 游离硬脂酸 | 含量通常<1% (依据:USP标准) |
相关衍生物 | 水解产物:二甲基乙醇胺 | 需严格控制含量<0.5% (参考:CIR安全评估)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主要应用类型
- 护发素 (占比80%市场应用)
- 发膜 (浓度通常2-5%)
- 乳液类产品 *注:需注意pH兼容性*
典型协同成分
- 硅油:增强滑顺感 (协同指数1.8)
- 泛醇:降低阳离子刺激性
- 脂肪酸:改善高温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关键点
- CIR评级:安全 (浓度≤5%) (依据:2016年CIR最终报告)
- 眼刺激:中等 (需避免入眼)
- 皮肤致敏率:<0.3% (参考:欧盟SCCS数据库)
特殊人群建议
- 避免用于:破损皮肤、湿疹急性期
- 孕妇可用性:无明确禁忌 *注:缺乏专项研究*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主流护发产品核心调理剂
- "专业沙龙级"产品常见宣称
消费者调研数据
- 60%消费者感知到"更顺滑"
- 35%误认为具有"修复功能" (来源:2022年市场调查)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性价比最高的阳离子调理剂之一
- 稳定性优于多数同类季铵盐
未来研究方向
- 分子结构修饰以降低潜在刺激性
- 与生物降解性材料的复配研究
结论:作为经典护发成分,其功效有充分科学依据,但需正确引导消费者认知其作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