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
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

中文名: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
英文名:DISTEARYL PHTHALIC ACID AMID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INCI名称: Distearyl Phthalic Acid Amide
CAS号: 待补充 (需进一步核实)
分子式: C40H73NO2
来源与背景
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是一种合成酰胺类化合物,主要作为化妆品乳化剂和增稠剂使用。
- 工业来源: 通过邻苯二甲酸酐与硬脂胺反应合成
- 常见应用领域: 膏霜、防晒产品、彩妆底妆
- 首次商业化应用: 约2000年代初 (依据:专利文献追溯)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
稳定性增强 | 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提高体系稳定性 | 强 (多项流变学研究证实) | 在0.5-2%浓度下可显著改善乳液稳定性 |
肤感改良 | 降低配方黏腻感,提升铺展性 | 中等 (基于感官评价测试) | 与硅油类成分协同效果更显著 |
"屏障修复" | 理论上可能参与角质层脂质排列 | 弱 (仅体外研究推测) | 需更多临床证据支持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酰胺衍生物 | 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 | 熔点:约65-75℃ |
极性基团 | 酰胺键 | 提供分子间氢键能力 |
疏水链 | C18烷基链 | 提供油相相容性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形式
- 油包水(W/O)体系: 常用浓度0.3-1.5%
- 无水配方: 与蜡类协同使用
协同成分
- 极性油脂: 澳洲坚果油、霍霍巴油
- 硅弹性体: 改善铺展性
- 小分子醇: 增强网络结构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使用浓度≤5% (参考:2015年评估报告)
- 眼刺激性: 未稀释状态下可能引起刺激
适用人群
- 适用: 正常肌肤
- 慎用: 破损皮肤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配方技术型成分出现在中高端产品中,较少单独宣传。
- 产品定位: 长效持妆、高稳定性配方
- 消费者认知度: 低 (行业调研数据)
7. 总结与展望
二硬脂基邻苯二甲酰胺作为配方辅助成分,其物理稳定性改善作用已获充分验证,但需注意:
-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配方应用性能
- 皮肤生物学效应研究不足
- 未来可探索其在递送系统中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