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提取物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提取物

中文名:甘草提取物
英文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LICORICE) EXTRACT
别名:无
安全性: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镇静消炎, 美白
成分详细分析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提取物专业科学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植物来源
INCI名称: GLYCYRRHIZA URALENSIS EXTRACT
植物来源: 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根茎,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及中亚地区(注:常与G. glabra混淆,但化学组成存在差异)。
提取工艺与形态
- 常见提取方式:水或乙醇提取,部分采用超临界CO2萃取
- 形态:通常为棕色至黄褐色液体或粉末,含多种活性组分
- 标准化指标:部分厂商以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标准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抗炎舒缓 | 抑制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等促炎因子;稳定肥大细胞 | 高 (多项体外/动物/人体研究) | 0.1-1%甘草酸可显著缓解UVB诱导的皮肤红斑(J Dermatol Sci, 2018) | 0.1-2% |
抗氧化 | 清除ROS;上调Nrf2/ARE通路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 | 中 (主要体外证据) | 其黄酮类成分在DPPH assay中显示强自由基清除能力(Food Chem, 2016) | 0.5-3% |
美白淡斑 |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干扰黑素小体转移 | 中低 (体外研究为主) | 光甘草定(glabridin)在Melanoderm模型显示抑制效果 | ≥2% (局部应用) |
详细作用机制与证据:抗炎功效
甘草酸通过抑制11β-HSD2酶减少皮质醇降解,增强局部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含1%甘草提取物的膏剂在湿疹治疗中与0.1%氢化可的松等效(参考:J Ethnopharmacol, 2003)。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皮肤作用相关性 |
---|---|---|---|
三萜皂苷 |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 | 水溶性;pH敏感 | 抗炎、免疫调节主力成分 |
黄酮类 | 光甘草定(glabridin)、甘草素(liquiritigenin) | 脂溶性;热稳定 | 抗氧化、美白潜在活性 |
多糖 | 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 | 高分子量;黏性 | 保湿、屏障修复辅助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常见应用类型
- 舒缓类产品:与红没药醇、泛醇、积雪草苷联用
- 美白精华:与维生素C衍生物、熊果苷复配(注:需注意pH兼容性)
- 敏感肌护理:搭配神经酰胺、胆固醇等屏障修复成分
增效组合
- 抗炎协同:与燕麦β-葡聚糖联用可降低IL-8表达叠加效应(参考:Exp Dermatol, 2019)
- 抗氧化网络:与维生素E协同提升自由基清除率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一般安全性
- CIR评估:1-5%浓度在化妆品中安全(CIR Expert Panel, 2012)
- 致敏性:极低 (偶发接触性皮炎报告)
- 注:口服摄入可能引发伪醛固酮增多症,但外用无此风险
特殊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虽无明确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