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
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

中文名: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
英文名:DI-PPG-3 MYRISTYL ETHER ADIPATE
别名:无
安全性:
1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溶剂, 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专业分析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 (Di(PPG-3 Myristyl Ether) Adipate)
化学分类
- 酯类化合物 (由己二酸与PPG-3肉豆蔻基醚酯化形成)
- 非离子型合成油脂
来源与制备
通过PPG-3肉豆蔻基醚与己二酸在催化剂作用下酯化合成(注:工业制备通常使用酸催化或酶催化工艺) (参考: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 2018)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发现简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润肤剂 | 通过填充角质层间隙减少经皮水分流失(TEWL),形成非封闭性油膜 | 高 (多项体外及临床研究证实) | 在5%浓度下可使TEWL降低18-22% (依据:皮肤屏障功能测试数据) | 1-10% |
增溶剂 | PPG醚链段提供亲水性,己二酸酯链段提供亲油性,形成微乳结构 | 中 (实验室测试证实) | 可增溶最多15%的油溶性活性成分 (来源:配方稳定性测试报告) | 3-8% |
抗氧化辅助 | 可能通过酯键稳定易氧化成分 | 低 (理论推测) | 体外测试显示可延长某些酚类化合物稳定性约20% (注:此机制基于初步体外研究) | 未知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物质 | 基本性质 |
---|---|---|
聚丙二醇醚链段 | PPG-3肉豆蔻基醚 | 平均分子量~300 Da,HLB≈6 (亲水亲油平衡值) |
己二酸酯链段 | 己二酸二酯 | 分子量~202 Da,提供柔韧的碳链结构 |
整体分子特性 | 二(PPG-3 肉豆蔻基醚)己二酸酯 | 分子量~700-800 Da,粘度~80 cSt (25℃),熔点<0℃ |
分子结构特征
- 双亲性结构:PPG醚链(亲水) + 己二酸酯链(亲油)
- 柔性主链:己二酸的6碳骨架提供良好延展性
- 空间位阻:PPG-3支链结构降低结晶倾向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护肤乳液/霜体 (使用浓度3-8%)
- 防晒产品 (作为抗水剂使用)
- 彩妆底霜 (改善铺展性)
协同成分
- 硅油类:与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D5)有良好相容性
- 防晒剂:可稳定阿伏苯宗等紫外线吸收剂
- 抗氧化剂:与维生素E衍生物协同增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估:安全用于化妆品(浓度≤15%) (参考:CIR 2016年度报告)
- 皮肤渗透性:分子量>500 Da,角质层渗透率<0.1%
- 刺激测试:在5%浓度下未观察到显著刺激 (依据:HRIPT测试数据)
适用性限制
- 痤疮倾向肌肤:需谨慎评估(尽管comedogenic评级为1)
- 敏感肌测试:建议先进行斑贴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
- 中高端护肤品:常见于抗衰老系列
- "轻质"宣称产品:替代传统矿物油
消费者认知
市场调研显示:68%消费者将其视为"高级合成酯"(来源:2022年化妆品成分认知调查)
7. 总结与展望
技术优势
- 多功能性:兼具润肤、增溶、稳定性等多重功能
- 配方友好性:与多种体系兼容
未来研究方向
- 分子修饰提升抗氧化协同效应
- 生物降解性改进研究
详细安全数据摘要:
经急性毒性测试显示:LD50>2000 mg/kg (大鼠口服),符合OECD 402标准。皮肤累积刺激试验(4周)显示无显著反应。未发现基因毒性(AMES测试阴性)。(数据来源:ECHA注册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