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中文名: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英文名:DINONOXYNOL-4 PHOSPHATE
别名: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暂无功效信息

成分详细分析

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

Bis(Nonylphenoxy Polyethoxy-4) Phosphate (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化学类别

  • 非离子-阴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衍生物

常见来源

  • 通过壬基酚与环氧乙烷聚合后磷酸化反应合成 (依据:化妆品原料合成化学手册, 2018)
  • 工业级原料需进一步纯化至化妆品级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主要作用机制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乳化稳定 磷酸酯基团与金属离子络合,聚氧乙烯链提供空间位阻 (多项配方稳定性研究) 在O/W乳液中表现出优异的电解质耐受性 0.5-2%
温和清洁 降低表面张力同时维持皮肤屏障完整性 中等 (体外皮肤模型测试) 相比SLS对角质层蛋白损伤降低40% 1-5%
"抗氧化增效" 推测可能与自由基捕获有关 (仅厂商提供数据) *注:需更多独立研究验证 未知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主成分 二(壬基酚聚醚-4)磷酸酯 HLB值~10,pH稳定范围4-9
相关杂质 单酯化产物 ≤3% (化妆品原料标准)
衍生物 钠盐形式 水溶性增强,用于透明配方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

  • 洗去型产品:沐浴露(1-3%)、卸妆乳(2-5%)
  • 驻留型产品:乳液(0.5-1.5%)、防晒(1-2%)

协同成分

  • 阳离子调理剂:形成温和的离子对复合物
  • 硅油类:改善铺展性和丝滑感
  • 多元醇:降低冻点提高低温稳定性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风险评估

  • CIR评估:1-5%浓度安全 (2015年结论)
  • 潜在问题:壬基酚衍生物的环境争议 *注:需关注降解产物

适用人群

  • 中性至干性皮肤
  • 谨慎用于:敏感肌(需预先测试)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主要作为专业线乳化剂使用,较少在终产品成分表宣传。消费者对其认知度较低,但配方师重视其高性价比稳定性优势

7. 总结与展望

该成分在乳化体系中表现优异,但面临环境友好型替代品的竞争压力。未来可能向高纯度特种品级发展,并需解决生物降解性问题。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