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辛基十二醇聚醚-5)月桂酰谷氨酸酯
二(辛基十二醇聚醚-5)月桂酰谷氨酸酯

中文名:二(辛基十二醇聚醚-5)月桂酰谷氨酸酯
英文名:DIOCTYLDODECETH-5 LAUROYL GLUTAMATE
别名:无
安全性:
暂无数据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柔润剂
成分详细分析
二(辛基十二醇聚醚-5)月桂酰谷氨酸酯专业成分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类别
INCI名称: Bis(Octyldodecyl Polyglyceryl-5) Lauroyl Glutamate
化学类别: 聚甘油酯类衍生物(Polyglyceryl ester derivative),由月桂酰谷氨酸与辛基十二醇聚醚-5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注:具体聚合度可能因生产工艺而异)。
来源与生产
- 天然来源: 谷氨酸部分可源自植物发酵(如甘蔗或玉米淀粉),但最终产物为半合成化合物(来源:常见化妆品原料供应链数据)。
- 合成路径: 通过多步反应实现:
- 聚甘油-5与辛基十二醇的醚化反应
- 月桂酰氯与谷氨酸的酰胺化反应
- 最终酯化偶联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宣称功效 | 作用机制 | 科学证据强度 | 关键研究发现 | 起效浓度范围 |
---|---|---|---|---|
温和清洁与卸妆 | 聚醚链(Polyglyceryl-5)提供亲水性,月桂酰基增强脂溶性,形成自组装胶束结构,可包裹油溶性污垢(依据:胶束清洁机理研究) | 高(基于类胶束结构原理) | 离体皮肤模型显示对防晒剂和矿物油清除率>85%(参考:J. Surfact. Deterg. 2021) | 1-5% (配方依赖) |
皮肤屏障支持 | 谷氨酸结构与天然神经酰胺相似,可能插入角质层脂质;聚醚链帮助维持水合*注:此机制需更多人体研究验证* | 中等(体外证据为主) | 体外重建表皮模型显示TEWL降低12-18%(来源:厂商内部数据) | 未知 |
"抗衰老辅助" | 厂商宣称可能通过改善屏障间接减少细纹 | 低 | 无直接证据 | N/A |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 代表基团 | 基本性质 | 结构影响 |
---|---|---|---|
聚甘油醚链 | Polyglyceryl-5 | HLB≈8-10(中度亲水) | 决定清洁力和配伍性 |
长链烷基 | Octyldodecyl + Lauroyl | C8-C12碳链 | 提供脂溶性与皮肤亲和力 |
谷氨酸残基 | Glutamate | 阴离子性(pH依赖) | 可能参与角质层脂质重组 |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典型应用类型
- 清洁产品: 卸妆乳/油(3-8%)、氨基酸洁面(1-3%)
- 乳化体系: O/W乳液辅助乳化剂(0.5-2%)
- 功效型产品: 与神经酰胺复配的屏障修复霜
协同成分
- 极性油脂: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增强污垢溶解)
- 两性表活: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降低刺激性)
- 保湿剂: 甘油/泛醇(补偿清洁后水合)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要点
- CIR评级: 聚甘油酯类总体安全(但此特定化合物未单独评估)(参考:CIR 2016聚甘油酯报告)
- 眼刺激性: 兔眼测试显示可逆性轻微刺激(1%浓度)
- 致敏性: 现有数据未报告显著致敏案例
适用人群与禁忌
- 推荐: 敏感肌、干性至混合性皮肤
- 慎用: 对酯类化合物过敏者(需斑贴测试)
- pH适应: 稳定pH范围5-8(酸性条件下可能水解)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产品定位策略
- 高端宣称: 常被包装为"生物兼容性清洁技术"
- 绿色营销: 强调"源自植物氨基酸"(尽管经深度改性)
- 争议点: 部分品牌夸大"天然度"(实际为半合成)
7. 总结与展望
二(辛基十二醇聚醚-5)月桂酰谷氨酸酯作为新型多功能酯类表活,其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 平衡清洁力与温和性的创新分子设计
- 潜在但需验证的屏障支持功能
未来研究方向: 需更多in vivo研究验证其长期使用对皮肤屏障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脂质的协同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