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中文名: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英文名:HYDROXYETHYL-2-NITRO-p-TOLUIDINE
别名:
安全性:
3
4
简介: 暂无简介
功效:色料

成分详细分析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专业评估报告

1. 基础信息 & 来源

INCI名称与化学标识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Hydroxyethyl-2-Nitro-p-Phenylenediamine)

  • CAS号: 56932-44-6
  • 化学式: C8H11N3O3
  • 分子量: 197.19 g/mol

来源与提取

完全通过化学合成制备,主要原料为对甲苯胺的硝化衍生物:

  • 2-硝基-1,4-苯二胺为起始原料
  • 经羟乙基化反应引入羟乙基基团
  • 最终产物为棕红色至深褐色结晶粉末
(来源:化妆品原料合成化学文献)

2. 皮肤作用机制与宣称功效

作为永久性染发剂核心前体,主要作用在毛发角蛋白:

宣称功效 作用机制 科学证据强度 关键发现简述 起效浓度范围
永久性发色沉积 小分子前体渗透毛皮质 → 氧化聚合 → 形成大分子着色体 充分证实 在碱性条件下与氧化剂反应生成吲达胺类色素 0.1%-2.0%
灰白发覆盖 色素沉积填补髓质空洞结构 充分证实 电子显微镜显示色素均匀填充毛干 ≥0.5%
"护发"功效 无明确修复机制 营销宣称 部分产品添加辅助调理剂产生间接效果 N/A
详细作用机制:

氧化染色三阶段:

  • 阶段1: 碱性条件(pH9-11)打开毛鳞片,单体渗透
  • 阶段2: 与过氧化氢(3%-6%)反应生成苯醌二亚胺中间体
  • 阶段3: 偶合反应形成不可溶吲达胺色素(红棕色)

(依据:J. Soc. Cosmet. Chem. 氧化染色机理研究)

3. 核心化学成分剖析

化合物类别 代表物质 基本性质
硝基苯二胺衍生物 羟乙基-2-硝基对甲苯胺 熔程:≥135°C | 溶解度:水溶(碱性)>醇溶>油溶
关键官能团
  • 伯胺基(-NH2)
  • 硝基(-NO2)
  • 羟乙基(-CH2CH2OH)
氧化活性:硝基增强电子接受能力
杂质控制
  • 未反应中间体<500ppm
  • 重金属<10ppm
遵循ICH Q3A规范

4. 配方应用与协同效应

应用类型

  • 永久性染发剂 (占比90%以上应用)
  • 半永久性染发膏(辅助显色)

关键配方系统

碱性载体体系(pH9.0-10.5):

  • 氨水/MEA调节pH并膨润毛发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溶
  • 抗氧化剂(亚硫酸盐)防止提前氧化

协同增效组合

  • 主氧化剂: 过氧化氢(3%-9%)
  • 偶合剂: 间苯二酚/氨基酚类
    • 例:与4-氨基-2-羟基甲苯偶合产生红棕色调
  • 色调调节剂: 硝基苯二胺类

5. 安全性与适用性

安全评估

  • CIR评级: 安全浓度≤2%(染发用途) (来源:CIR 2012最终报告)
  • SCCS意见: 头皮使用安全,但需警示致敏风险

主要风险

  • 强致敏性: 欧盟列为强致敏剂(过敏率1-5%)
  • 使用限制: 不可用于睫毛/眉毛染色
  • 警示要求: 欧盟规定必须标注"含苯二胺衍生物"

适用人群禁忌

  • 绝对禁忌: PPD过敏史患者
  • 需皮试人群: 湿疹/哮喘患者、孕期妇女
  • 安全间隔: 建议≥28天重复使用

6. 市场定位与消费者认知

市场定位

  • 专业线: 沙龙专业染发产品(高浓度体系)
  • 开架线: 家用染发剂(多配复方降低刺激)

消费者认知特征

  • 认知度: 成分认知度低(常被归类为"PPD衍生物")
  • 关注点: 过敏警示标签显著影响购买决策
  • 常见误解: "植物来源"宣称易误导消费者

7. 总结与展望

核心价值与局限

  • 优势: 显色效率高、色调稳定性优异
  • 局限: 不可规避的致敏风险、环境残留争议

研究趋势

  • 分子修饰降低致敏性(如增加分子量)
  • 微胶囊化技术控制渗透速率
  • 替代品开发: 酶催化染色体系(目前效率不足)

应用展望

短期内仍为染发剂核心组分,但需:

  • 强化消费者教育及过敏预警系统
  • 开发配套舒缓剂降低刺激反应
  • 环境降解性改进(目前生物降解率<40%)

用户评论 (0)

暂无评论,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

发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